×

返回 关闭
设置

【财管学堂】财管定义微记忆(37)——经营期现金流量

经营期现金流量

方法

计算公式

直接法

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收入-付现营业费用-所得税

(注:已在第二章实体现金流量公式讲解时做过讲解与推导)

间接法

营业现金毛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

分算法

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营业费用×(1-税率)+折旧与摊销×税率

【提示】营业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都假定在当期期末(具体要看题目提示)。

【提示】上述计算公式中的“折旧与摊销”(非付现营业费用)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与摊销金额。原因在于,不考虑企业所得税时,折旧与摊销不会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考虑企业所得税时,折旧与摊销通过影响所得税从而影响现金流量,而企业所得税申报允许扣除的折旧与摊销是基于税法口径的折旧与摊销。

【提示】“付现营业费用”的理解:首先这部分成本属于营业成本,会影响利润从而影响所得税;其次是付现成本(即:除折旧与摊销以外的成本),也即“收益性支出”(即这部分支出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如果某一笔现金流出,不会影响利润从而不会影响所得税,那么这笔现金流出也会减少当期的现金净流量,但不属于上述公式中的“付现营业费用”,要单独作为一项现金流出量,这部分现金流出量就是通常所讲的“投资性现金流出”(类似于设备投资)。正因为如此,对于在营业期间的某一年发生的大修理支出来说,如果本年内一次性作为收益性支出(付现且可以减少利润),则直接作为该年付现营业费用纳入上述公式计算;如果跨年摊销处理,则本年作为投资性的现金流出量(减少当年现金净流量,但不能纳入上述公式中的付现营业费用),在以后的摊销年份以非付现营业费用的形式处理。

1245人看过 2年前

全部评论(1)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