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1.计算方法
指标 | 公式 | 含义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在1年中的周转次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应收账款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 | 应收账款÷营业收入 | 每1元营业收入需要的应收账款投资 |
2.注意问题
1)理论上,应使用“赊销额”而非营业收入来计算。
2)在进行业绩评价时,应收账款余额可以使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或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3)如果坏账准备的金额较大,应使用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财务报表列示的应收账款净额+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计算。
①分子分母保持口径一致——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是赊销额,分母是赊销产生的全部应收账款,无论将来是否成为坏账(即不应减除坏账准备);
②避免产生误导——坏账准备金额大是应收账款管理欠佳的结果,使用计提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净额计算,会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虚高。
4)大部分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应该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即应收账款余额应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
5)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快,表明应收账款具有较好的管理效率和变现能力,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并非越少越好,必须结合信用政策分析,周转率过高或收账期过短可能表明信用条件过于苛刻,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规模。
6)应收账款分析应与赊销分析、现金分析相联系,正常情况是赊销增加引起应收账款增加,现金存量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会随之增加。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