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迎着希望奔跑 一星青藤勋章


  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解析】明确了国家可以向公民征税;明确了向公民征税要有法律依据。《宪法》这条规定,是立法机关制定税法并据以向公民征税以及公民必须依照税法纳税的最直接的法律依据

  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

  (1)区别:

  民法调整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平等、等价、有偿

  税法带有明显的国家意志和强制,调整方法主要采用命令、服从的方法。

  (2)联系:

  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当涉及税收征纳关系时,一般应以税法的规范为准则。

  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1)区别:

  《刑法》与税法调整的范围不同:属于不同种类的法律责任,区分违法与犯罪。

  (2)联系:

  违反了税法,并不一定就是刑事犯罪。对轻者给予行政处罚,重者则要承担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

  【说明】《刑法》修订后,第201条以“逃避缴纳税款”取代了“偷税”。但目前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还没有作出相应修改,仍使用“偷税”。

  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联系: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体现国家单方面意志,不需要征纳双方意思表示完全一致。

  (2)区别:

  ①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无偿单方面转移,一般行政法不具备;

  ②在广度和深度上,税法几乎参与和调节社会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是一般行政法不能比的;

  ③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而税法是义务性法规。

1247人看过 3年前

全部评论(4)

3年前

一星青藤勋章
迎着希望奔跑

3年前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