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法律形式改变:
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将登记注册地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视同企业进行清算、分配,股东重新投资成立新企业。
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二)企业债务重组,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两项业务,确认相关资产的所得(或损失):
(1)转让相关非货币性资产;
(2)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清偿债务。
2.发生债权转股权的,应当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
3.债务人应当按照支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三)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
1.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收购方取得的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四)企业合并
1.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2.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3.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五)企业分立
1.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的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3.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
4.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5.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