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经济法练习

(二)虚假陈述的行政责任
  1.责任类型简述
  
  2.行政责任的认定
  
  (1)行政责任划分。

主体

责任

发行人、上市公司

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①未按照证券法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②报送的报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内部

董、监、高

过错推定责任
一般应承担行政责任,但其
能够证明已尽忠实、勤勉义务,没有过错的除外

董、监、高以外其他人员

过错责任:
如果“确有证据证明”其行为与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包括实际承担或者履行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组织、参与、实施了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或者直接导致信息披露违法的,应当视情形认定其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外部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过错责任:
“有证据证明”因信息披露义务人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使,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在认定信息披露义务人责任的同时,应当认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违法责任

证券服务机构

过错责任:
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证券服务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从事资产评估、资信评级、财务顾问、信息技术系统服务的机构

756人看过 2年前

全部评论(4)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