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岁的张某为其父亲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保险合同载明张某为投保人和受益人,张某父亲为被保险人。2021年5月,张某父亲因病去世,张某要求保险公司依约支付保险金。
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后发现:投保时,张某的父亲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保险公司认为,张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保险合同无效。
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又发现:投保时,张某未经过其父亲同意。因此,保险公司认为,未经被保险人同意为其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保险合同无效。
张某则认为虽然在投保时未经父亲的同意,但父亲经过治疗恢复健康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后,已经书面同意为其投保的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并认可保险金额,保险合同有效。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及相关规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投保时张某对其父亲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简要说明理由。
(2)投保时张某父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导致保险合同无效?简要说明理由。
(3)张某虽然未经父亲的同意为其投保,但事后经其书面认可并同意,该保险合同是否有效?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13答案】
(1)具有保险利益。根据规定,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①本人;②配偶、子女、父母;③上述人员以外的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④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⑤与投保人之间不具有上述关系,但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
(2)不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根据规定,投保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保险人也不得承保;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不受此限。在本题中,投保时张某父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该保险合同有效。根据规定,当事人订立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可以在合同订立时作出,也可以在合同订立后追认。在本题中,张某父亲在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后已经追认,该保险合同有效。
【解析】建议考生进一步辨析清楚:(1)张某为其父亲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应当经其父亲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2)张某为其父亲投保其他人身保险,不需要经其父亲同意(具有父子关系即已具有保险利益),但受益人的指定应当经其父亲同意。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