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
非公开募集基金
(1)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200人;合格投资者的具体标准由中国证监会规定。
(2)非公开募集基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3)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
(4)非公开募集基金的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由基金合同约定。
(5)按照基金合同约定,非公开募集基金可以由部分基金份额持有人作为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的投资管理活动,并在基金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对基金财产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某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为1亿元,该公司拟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导致该公司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情形有( )。(2012年)
A.该公司累计债券余额已达3000万元
B.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
C.筹集的资金拟用于清偿公司即将到期的债券利息
D.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的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
【答案】BCD
【解析】(1)选项A: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即可(该公司本次可发行公司债券1000万元);(2)选项BD: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①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债券尚未募足;②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③违反《证券法》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集资金的用途;(3)选项C: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如用于清偿公司即将到期的债券利息)。
1.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1)单方行为:如遗嘱行为、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2)多方行为:如赠与合同行为。 2.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1)有偿行为:指双方需为对价的行为,如买卖行为。 (2)无偿行为:指没有对价的行为,如赠与行为。
3.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1)要式行为:如抵押、质押合同、建设工程合同。 (2)不要式行为:如一般买卖合同。 4.主行为与从行为 如借贷合同是主合同,担保合同是从合同。
9年前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一)事件 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但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1.人的出生与死亡。人的出生与死亡能够引起民事主体资格的产生和消灭,也可能导致人格权的产生和继承的开始等。 2.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 3.时间的经过。时间的经过可以引起一些请求权的发生或消灭。 (二)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活动。 1.法律行为,即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 2.事实行为,与表达法律效果、特定精神内容无关的行为。例如创作行为,从事发明创造的行为,侵权行为等。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