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B.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C.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可以弥补充分性的不足
2年前
【提示】CPA在按照上述原则评价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还应当注意可能出现的重要例外情况。例如,审计证据虽然是从独立的外部来源获得,但如果该证据是由不知情或不具备资格者提供,审计证据也可能是不可靠的;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具备评价证据的专业能力,即使是直接获取的证据,也可能不可靠。
审计证据的特征
特征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1.含义
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及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只有相关且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2.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与审计程序的目的和所考虑的相关认定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册会计师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明和否定管理层所认定的事项。
对相关性的解读——
关注一:
(1)逆向追查适用于发现存在或发生认定的错报,不适用查完整性认定的错报。例如,关注应收账款存在认定,一般从账簿记录中选取应收账款追查到原始凭证。
(2)正向追查适宜于发现完整性认定的错报,不适宜发现存在或发生认定的错报。例如,对于应付账款的完整性,一般从供应商对账单追查到应付账款明细账。
关注二:特定的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关注三: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证据;如,向银行函证获取的银行询证函回函与检查银行对账单获取的证据都能证实银行存款的存在认定。
关注四: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证据。例如,函证回函能证实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但通常不能证实应收账款的完整性认定。
3.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就是通常所说的证明力,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可靠性五个比)
(1)从被审计单位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特征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将与每个重要认定相关的审计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但审计证据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足够就行。
2.影响充分性的因素
①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②审计证据的质量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③样本数量
相对而言,样本量越大,越能满足充分性要求。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并不表明适当性直接可以弥补充分性的不足。在获取高质量审计证据的情况下,可能不需要特别多的审计证据,但是如果本身充分性不足,是无法直接弥补的。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