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和含义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
(二)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考虑的因素
1.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拟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越高,因此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3.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是指注册会计师计划通过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对测试结果可靠性所获取的信心。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例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的信心可能来自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如果注册会计师计划从控制测试中获取更高的保证程度,则控制测试的范围就更广。
注意:
随着重大错报风险的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但只有当审计程序本身与特定风险相关时,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才是有效的。
注册会计师使用恰当的抽样方法通常可能得出有效结论。但如果存在下列情形,注册会计师依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对总体实施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不同,出现不可接受的风险:(1)从总体中选择的样本量过小;(2)选择的抽样方法对实现特定目标不适当;(3)未对发现的例外事项进行恰当的追查。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