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哪些方面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理解?
【解答】
(1)计划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然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确定适用于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
(3)针对计划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确定的实际执行重要性
实际执行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①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②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③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选择较低(50%)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形(从严):①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②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③项目总体风险较高,例如处于高风险行业、管理层能力欠缺、面临较大市场竞争压力或业绩压力等;④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选择较高(75%)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形(从宽):①连续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②项目总体风险为低到中等,例如处于非高风险行业、管理层有足够能力、面临较低的业绩压力等;③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4)与确定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相关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中未更正与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