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审计是说是天书也不为过的。如果觉得不好理解,那就多抄多记多扣字眼。

(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如果以前未曾接触过审计,看第一遍的感觉可能会云里雾里,不知教材所云,这是正常的现象,大家不要担心和焦虑,此时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轻言放弃:第二遍开始精读,边听网校的课程边做练习。这一遍学习时,要首先掌握各章的知识框架,然后再去学习基本内容,并目能够自己在这个框架里填上基本内容。

(二)不要死记硬背,学会融会贯通

审计不是靠死记硬背的,而是主要在于理解,有的考生能够把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倒背如流,但却无法通过考试,这是因为这些考生对审计存在的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学审计,应抓住审计脉络,以风险导向为主线是非常重要的,启与审计实务有紧密联系,包括认定、目标、计划、程序、证据、意见等,每一部分都需要理解透彻,做到思路清晰,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记忆。

(三)了解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变动及与审计有关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习

学习审计时不能忽视会计知识,会计中的热点问题、上市公司计案例景露出的问题、近年国家出台的有关会计处理方面的新规定等,这些问题往往会在考题里出现,近年的考题中就多次出现过根据上市公司的案例改编的考题,另外,这次新修订的审计准则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也是今年考试的重中之重。

(四)多看多做以前的试题

如果认为以前考过的题目就不会考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方面,重复的机会是比较大的,如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考查风险评估的题,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比较相似,这基本成了一种命题的模式,即便自2012年开始采用了机考模式,考查风险评估的综合题也一贯保持了同样的风格,所以这些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思路可以借鉴以前考题的解答。

(五)善于归纳比较,从教材中看题

由于《审计》教材内容记忆点较多,要善于日纳,把不需要的信息删除,即要把书读薄,同时教材中有些小的举例往往是考试命题的素材,要多留意,从历年试题来看,教材中一些有共性的东西、不同章节有关联的内容可适当归纳,如哪些因素与审计证据的数量成反向变动关系;哪些情况下会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等,自己要做有心人,善于归纳知识。有些审计处理看似相近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应单独拿出来理解记忆,如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应收账款函证和银行存款函证的区别等

897人看过 3年前

全部评论(4)

3年前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