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随之而来 三星青藤勋章

1.目标、战略与经营风险

目标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指针。企业管理层或治理层一般会根据企业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各种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经营目标。

战略是企业管理层为实现经营目标采用的总体层面的策略和方法。为了实现某一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可能有多个可行战略。

经营风险源于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或源于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管理层有责任识别和应对这些风险。

不能随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固然可能产生经营风险。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经营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与下列方面有关的目标和战略,并考虑相应的经营风险:

1)行业发展

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专长。

2)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

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产品责任增加。

3)业务扩张

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对市场需求的估计不准确。

4)新的会计要求

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执行不当或不完整,或会计处理成本增加。

5)监管要求

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法律责任增加。

6)本期及未来的融资条件

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由于无法满足融资条件而失去融资机会。

7)信息技术的运用

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难以融合。

8)实施战略的影响,特别是由此产生的需要运用新的会计要求的影响

例如,潜在的相关经营风险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执行新要求不当或不完整。

2.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经营风险与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是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前者比后者范围更广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有助于其识别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但并非所有的经营风险都与财务报表相关,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识别或评估对财务报表没有重大影响的经营风险。

并非所有经营风险都会导致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考虑经营风险是否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

经营风险可能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层次或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直接影响

4362人看过 4年前

全部评论(9)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