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简答题在《审计》试卷中的题量自实行机考模式后,都为6题,所占的分值一般在36分。简答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实务较多,且分值较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型得分不多,要想备考就很困难。
一般《审计》的简答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概念性和理论性的问题。一些重要的概念可以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考生应对一些操作性强的理论重点理解和记忆,如重要性的汇总、样本结果的评价、应对风险等。
②比较性的问题。这种题型常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一章中的前后部分,不同章的相关部分结合在一起比较。
③条件性的问题。这种题型也是常考的简答题题型。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采取什么措施,例如:2009年原制度试题中的简答题第3题中的第一问“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指出A注册会计师针对存货期初余额应当实施哪些审计程序”等。
④判断性的问题。这种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局部的综合性问题的判断能力,这样的试题在近年出现较多。例如2011年简答第4题,题目给出内部控制,要求判断内部控制与认定的关系。又如2010~2016年都有简答题要求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违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事务所质量控制”的情况。
⑤程序性的问题。这一类简答题,它主要考核考生对重点项目、重点审计程序的运用和掌握。例如风险应对措施,还有近年试题对存货监盘、应收账款函证程序的考核,基本上都成了每年必考的内容。
⑥指错类的问题。这种类型的试题,主要是对审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涉及教材各章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又不能单独出简答题,就用一道改错的简答进行考查,如在2012~2016年的试题中,题目给出了审计项目合伙人在审计中处理了六个事项,要求考生逐项指出其不当之处,这个题就是一个大杂烩。当然有时也有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指错的题,如2013年考核的指出审计工作底稿在形成和管理方面的问题,2009年考核的在审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的判断正确与否的问题。
简答题的答题技巧可以归纳为:
①仔细阅读试题,准确理解题意,获取题中的各种提示或暗示信息。只要认真阅读题干,就会发现有些条件略显多余,这就是一种提示。
②根据要求答题,问什么答什么。考生应该直接回答其提问,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有些考生认为答案“多多益善”,实际上,阅卷人员严格根据评分标准在您的答案中找得分点,写得再多也不会多给您半分,如果卷面黑糊糊一大片,反而会造成有些要点没有被发现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虽然现在进行双重阅卷,质量可以保证,但作为考生还是应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③在书写时尽量做到一个要点一个自然段,以便阅卷教师的评阅。在评分时,是否写出序号是很不一样的。要点是否答完,也可以适度运用“看分答题”方法来检验。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