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与类型
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为使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公允反映,需要对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作出的必要调整。错报可能是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
[试题/简答/2014]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确定重要性和评估错报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如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5)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项目
2013年
2012年
备注
营业收入
16000
(未审数)
15000
(已审数)
2013年,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甲公司通过降价和增加广告投放促销
税前利润
50
2000
2013年,降价及销售费用增长导致盈利大幅下降
整体重要性
80
100
实行重要性
60
75
显微临界值
0
5
(1)2012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以税前利润的5%计算。2013年,由于甲公司处于盈亏临界点,A注册会计师以过去三年税前利润的平均值作为基准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2)由于2012年度审计中提出的多项审计调整建议金额均不重大,A注册会计师确定2013年度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与2012年度保持一致。
(3)2013年,治理层提出希望知悉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错报,因此,A注册会计师确定2013年度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0。
(4)甲公司2013年末非流动负债余额中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500万元,占非流动负债总额的50%,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对利润表没有影响,不属于重大错报,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5)A注册会计师仅发现一笔影响利润表的错报,即管理费用少计6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金额小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不属于重大错报,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答案]
(1)恰当。
(2)不恰当。2012年度有多项审计调整,甲公司在2013年面临较大市场压力,显示项目总体风险较高,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不恰当。
(3)恰当。
(4)不恰当。该分类错报对其所影响的账户重大/很可能影响关键财务指标(如营运资金),应作为重大错报。
(5)不恰当。该错报虽然小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会使甲公司税前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属于重大错报。
7年前
(三)对错报的考虑
1.错报可能不会孤立发生,一项错报的发生还可能表明存在其他错报。例如,注册会计师识别出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的错报,或被审计单位广泛运用不恰当的假设或评估方法而导致的错报,均可能表明还存在其他错报。
2.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导致某些错报未被发现。
3.审计过程中累积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表明存在比可接受的低风险水平更大的风险[即,表明审计风险不可接受。此刻要当心],即可能未被发现的错报连同审计过程中累积错报的汇总数,可能超过重要性。
[试题/简答/2015] 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
(3)审计项目组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该临界值也适用于重分类错报。
(6)甲公司某项应付账款被误计入其他应付款,其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因此项错报不影响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审计项目组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要求:指出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情况(3)恰当。
情况(6)恰当。
3.明显微小错报的比例范围
如果预期被审计单位存在数量较多、金额较小的错报,可能考虑采用较低的临界值,以避免大量低于临界值的错报积少成多构成重大错报,如果注册会计师预期被审计单位错报数量较少,则可能采用较高的临界值[预期需要经验]。
注册会计师可能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至5%,也可能低一些或高一些,但通常不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10%,除非注册会计师认为有必要单独为重分类错报确定一个更高的临界值。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试题/简答/2014]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确定重要性和评估错报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如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5)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项目
2013年
2012年
备注
营业收入
16000
(未审数)
15000
(已审数)
2013年,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甲公司通过降价和增加广告投放促销
税前利润
50
(未审数)
2000
(已审数)
2013年,降价及销售费用增长导致盈利大幅下降
整体重要性
80
100
实行重要性
60
75
显微临界值
0
5
(1)2012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以税前利润的5%计算。2013年,由于甲公司处于盈亏临界点,A注册会计师以过去三年税前利润的平均值作为基准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2)由于2012年度审计中提出的多项审计调整建议金额均不重大,A注册会计师确定2013年度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与2012年度保持一致。
(3)2013年,治理层提出希望知悉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错报,因此,A注册会计师确定2013年度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0。
(4)甲公司2013年末非流动负债余额中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500万元,占非流动负债总额的50%,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对利润表没有影响,不属于重大错报,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5)A注册会计师仅发现一笔影响利润表的错报,即管理费用少计6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错报金额小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不属于重大错报,同意管理层不予调整。
[答案]
(1)恰当。
(2)不恰当。2012年度有多项审计调整,甲公司在2013年面临较大市场压力,显示项目总体风险较高,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不恰当。
(3)恰当。
(4)不恰当。该分类错报对其所影响的账户重大/很可能影响关键财务指标(如营运资金),应作为重大错报。
(5)不恰当。该错报虽然小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会使甲公司税前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属于重大错报。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