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内容?
计划审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虽然编制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但是两项计划活动并不是孤立、不连续的过程,而是内在紧密联系的,对其中一项的决定可能会影响甚至改变对另外一项的决定。
(1)总体审计策略
①总体审计策略目的
注册会计师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目的是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报告目标、审计方向和审计资源,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
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应考虑的事项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
a.确定审计范围;b.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c.审计方向;d.审计资源。
(2)具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策略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指导,具体审计计划是总体审计策略的延伸。
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决策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①风险评估程序
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②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通常,CPA计划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以分为总体方案和具体审计程序两个层次。总体方案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决定采用的总体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具体程序通常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③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计划的其他审计程序可以包括上述进一步程序的计划中没有涵盖的、根据其他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既定程序。例如,阅读其他信息,寻求与被审计单位律师直接沟通等。(如:针对期后事项、或有事项、持续经营、对法律法规的考虑、关联方、舞弊等的程序)。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