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甲公司2×18年6月初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的A材料结存金额为1 000元,结存数量为20公斤,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当月相关业务及资料如下:
(1)当月10日和20日分别采购A材料400公斤和500公斤入库,单位成本分别为52元和53元。
(2)当月15日和25日生产车间分别领用A材料380公斤和400公斤。
(3)月末结余A材料还能生产乙产品50件,预计生产乙产品还需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2 700元,预计为销售乙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700元。
(4)月末A材料的市场售价为每公斤50元;乙产品的市场售价为每件200元。月初A材料和乙产品均未计提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8年6月末对A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是( )。(涉及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A.
0
B.
410元
C.
350元
D.
810元
6月15日A材料领用成本=380×51.90=19 722(元)
6月15日A材料结存金额=1 000+400×52-19 722=2 078(元),
6月20日A材料单价=(2 078+500×53)/(20+400-380+500)=52.92(元/公斤),
6月25日A材料领用成本=400×52.92=21 168(元)
A材料月末结存额=2 078+500×53-21 168=7 410(元)
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200-700=9 300(元),
乙产品的预计产品成本=7 410+2 700=10 110(元),乙产品发生减值。
A材料可变现净值=50×200-2 700-700=6 600(元);应计提跌价准备金额=7 410-6 600=810(元)。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