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训练】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审计项目组在审计B公司的过程中注意到以下情况:
1.B公司将其自用的一栋办公楼出租给某非关联方企业,租赁期开始日为2×22年3月31
日。当日,该办公楼的账面原值5 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为4 600万元,B公司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转换日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600万元[4 600-(5 000-1 000)]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22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4 800万元,B公司确认200万元(4 800-4 600)公
允价值变动收益。
B公司在申报2×22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将本年度共计8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全额计
入应纳税所得额。
2.2×22年6月30日,B公司收到政府补贴款210万元,作为对其购置环保设备(属于环境
保护专用设备目录范围)的补贴。当日,B公司购入不需安装的环保设备并投入使用,实际
成本为48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一
致。B公司选择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实际收到政府补贴时确认为递延收益,2×22年共计将
递延收益的10.5万元(210÷10×6/12)分摊至营业外收入。
由于上述补贴款不满足有关部门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的条件,B公司在申报2×22年度企
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将收到的210万元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购入环保设备的
折旧金额未进行税前扣除。
3.B公司(当年的利润总额为9 500万元)于2×22年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各地希望小学
累计捐赠现金2 000万元,其中1 600万元用于补助教育经费,其余400万元用于补助未来购置
教学设备。B公司将上述1 600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余400万元确认为预付账款。
B公司在申报2×22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将上述计入营业外支出的1 600万元
捐赠支出进行全额税前扣除。
4.B公司2×22年5月1日经董事会决议处置某批次服务器,2×22年6月30日,B公司与某
非关联企业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协议,协议约定的出售价格为340万元,预计拆除和运送费
用为70万元,双方约定于2×23年6月30日前支付上述款项。2×22年6月30日,该批次服务器
账面原值550万元,已计提折旧23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B公司将该资产组划归为
持有待售资产,按照账面价值300万元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270万元(340-70)
之间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0万元。
B公司在申报2×22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将上述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30万元
进行全额税前扣除。
要求:
针对资料第1项至第4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B公司的会计处理以及企业所
得税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不当之处,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