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抵科目的外币折算
甲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16年12月31日,以2000万美元(与公允价值相等)购入乙公司债券,该债券剩余五年到期,债券面值为2500万美元,票面年利率为4.72%,购入时实际年利率为10%,每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年末按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余额分别为40万美元。
2017年12月31日,因乙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该债券投资已发生信用减值,年末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确认损失准备余额100万元。
2×18年12月31日,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确认损失准备余额120万美元。
有关汇率如下:(1)2×16年12月31日,1美元=6.5元人民币;(2)2×17年12月31日,1美元=6.6元人民币;(2)2×18年12月31日,1美元=6.8元人民币.假定每期确认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利息收入时按年初、年末平均汇率折算,不考虑其他因素。
2017年12月31日,收到债券利息=2500*4.72%=118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118*(6.5+6.6)/2=772.9万人民币,根据实际利率法确定的利息收入=2000*10%=2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200*(6.5+6.6)/2=1310元人民币。债券投资美元的账面余额=2000+2000*10%-2500*4.72%=2082万美元,计入损益的债券汇兑收益=2082*6.6-(2000*6.5+1310-772.9)=204.1万元人民币。
问题一:2017年期末,在计算债券汇兑损益是为什么用的是债券的账面余额2082万美元,而不是2082-40(减值)=2042万美元的账面价值?
引申问题:比如期初应收账款科目账面余额是100万元美元(汇率是1美元=6.5元人民币)),坏账准备是5万元美元,期末汇率为1美元=6.7元人民币,那么汇兑损益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