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长投成本法、权益法、金融资产之间核算方法的转换
1.各种转换,只要涉及金融资产,个别财务报表处理:原持有的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原投资确认的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期初留存收益
2.长投转换为长投:原持有的股权投资按账面价值计量,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不需要转入投资收益
3.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5%-20%a.初始投资成本=原投资公允+支付对价公允
(1)交易性金融资产转为权益法:原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转入投资收益
(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原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b.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公允份额,计入商誉或营业外收入
4.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5%-60%;20%-60%
a.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成本法,同3.
b.权益法转为成本法:初始投资成本=原账面+支付对价公允;原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变动待处置时再处理
5.权益法转为公允价值计量:20%-5%
a.初始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允
b.原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当期损益
6.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减资):60%-20%(剩余股权视为从一开始就使用权益法核算)
a.按处置比例结转长投成本
b.计算剩余比例的长投,从原投资时开始计算应享有可辨认公允
c.比较剩余长投成本与计算的应享有可辨认公允份额金额,计入商誉或留存收益、当期损益
7.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股权稀释):60%-20%
a.按新的持股比例确认增加净资产的份额
b.计算比例下降部分原账面部分
c.比较a、b,计入当期损益
8.成本法转为金融资产:60%-5%
a.按处置比例结转长投成本
b.剩余股权成本与公允的差异计入当期损益
全部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