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第一章 总论

知识点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一)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信息可比

(二)实质重于形式
这里的“实质”强调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
,“形式”强调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即经济实质要重于法律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
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归纳总结】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1)企业发行的优先股或永续债,确认为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例如附有强制付息义务的优先股或永续债确认为负债;
  (2)将企业未持有权益但能够控制的结构化主体
纳入合并范围
  (3)将附有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出售确认为质押贷款
  

   (4)可变回报
  判断投资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的第二项基本要素是,因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可变回报是不固定的
并可能随被投资方业绩而变动的回报,投资方在判断其享有被投资方的回报是否变动以及如何变动时,应当根据合同安排的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

   (5)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区分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交易的法律形式是租赁,但实质上他是一项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7)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

   (8)商品售后回购,且回购价确定的情况下,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9)固定资产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若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予以递延

  (三)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
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例如,企业发生的某些支出,金额较小的,从支出受益期来看,可能需要若干会计期间进行分摊,但根据重要性要求,可以一次计入当期损益。

(四)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能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归纳总结】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是按照谨慎性要求处理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3)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支出
,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5)或有事项

  【思试题】对于企业发生的或有事项,只有当相关经济利益基本确定(95%以上)能够流入企业时,才能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否则不能确认资产。

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对于企业发生的或有事项,当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50%以上,95%以下)
能够流出企业且构成现实业务时,应当及时确认为负债。

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贷:预计负债

  (6)递延所得税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很可能获得
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才能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对于发生的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及时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768人看过 7年前

全部评论(75)

知识点一: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无形资产
  1.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内容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
(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包括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
  【思试题】外购的固定资产、外购的无形资产、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这三个内容,在外购的时候入账金额一样吗?
  答:一样的。如外购的固定资产、外购的无形资产中都有专业服务费、测试费。

  2.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内容
  不包括
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也不包括在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后所发生的支出,不构成无形资产的成本。例如,在形成预定经济规模之前发生的初始运作损失,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之前发生的其他经营活动的支出,如果该经营活动并非是为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必不可少的,有关经营活动的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构成无形资产的成本。

  (二)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以购买价款的(或现销价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有关规定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三)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
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归纳总结】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等,均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四)通过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按照公允价值
作为其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五)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
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而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但是,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六)内部研究开发费用
  1.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
  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2.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
  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计提专用设备折旧,以及按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可以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七)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且合并中确认的无形资产并不仅限于被购买方原已确认的无形资产,只要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购买方就应在购买日将其独立于商誉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

7年前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日常活动是确认收入的重要判断标准,凡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确认为收入,反之,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计入利得(即“营业外收入”)。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
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必须是企业在其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这些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的界定相一致。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7年前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