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回顾第3天:第7章投资性房地产、第8章资产减值、第9章负债、第10章所有者权益

第10章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


  ◇知识点:实收资本(股本)

实收资本

初始入账

企业应设“实收资本”科目,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股本”。不允许企业折价发行股票,在溢价发行时,将相当于股票面值的部分记入“股本”科目,其余部分在扣除发行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后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增加核算

1.一般途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追加投资;2.发放股票股利;3.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股权;4.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5.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行权

  续表

实收资本

减少核算

1.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库存股”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注销库存股时,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借贷差额,冲减相关科目。

  
  ◇知识点:其他权益工具确认与计量及会计处理

其他权益工具

会计处理基本原则

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应当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其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或分派股利,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债”,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都应当作为发行企业的利润分配,其回购、注销等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

对于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无论其名称中是否包含“股”,其利息支出或股利分配原则上按照借款费用进行处理,其回购或赎回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

发行方发行金融工具,其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如分类为债务工具且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当计入所发行工具的初始计量金额(如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当期损益);如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应当从权益(其他权益工具)中扣除。

  

其他权益工具

科目设置

(1)发行方对于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在“应付债券”科目核算。“应付债券”科目应当按照发行的金融工具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并在各类工具中按“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归类为流动负债的金融工具,以相关负债类科目进行核算

(2)对于需要拆分且形成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的,应将拆分的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在“衍生工具”科目核算。对于发行的且嵌入了非紧密相关的衍生金融资产或衍生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如果发行方选择将其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则应在“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核算。

(3)增设“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核算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

  

其他权益工具

发行方的账务处理

①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归类为债务工具并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务工具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面值)”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利息调整)”科目。在该工具存续期间,计提利息并对账面的利息调整进行调整等,按照有关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永续债等”科目。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在存续期间分派股利(或利息)的,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借记“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永续债利息等”科目,贷记“应付股利——优先股股利、永续债利息等”科目。

  

其他权益工具

发行方的账务处理

发行方发行的金融工具为复合金融工具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金融工具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面值)等”科目,按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与金融工具面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利息调整)”科目,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扣除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后的金额,贷记“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永续债等”科目。发行复合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占总发行价款的比例进行分摊

发行的金融工具本身是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或者内嵌了衍生金融负债或衍生金融资产的,按照有关衍生工具的规定进行处理。

  

其他权益工具

发行方的账务处理

原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的,应当于重分类日,按该工具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永续债等”科目,按该工具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面值)”科目,按该工具的公允价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利息调整)”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发行方以重分类日计算的实际利率作为应付债券后续计量利息调整等的基础

原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应于重分类日,按金融负债的面值,借记“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面值)”科目,按利息调整余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利息调整)”科目,按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贷记“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永续债等”科目。

  

其他权益工具

发行方的账务处理

发行方按合同条款约定赎回所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按赎回价格,借记“库存股——其他权益工具”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注销所购回的金融工具,按该工具对应的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按该工具的赎回价格,贷记“库存股——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发行方按合同条款约定赎回所发行的分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按该工具赎回日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债券”等科目,按赎回价格,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其他权益工具

发行方的账务处理

发行方按合同条款约定将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转换为普通股的,按该工具对应的金融负债或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债券”、“其他权益工具”等科目,按普通股的面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转股时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不足转换为1股普通股而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支付的,还需按支付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


  ◇知识点: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

科目设置

资本公积一般应当设置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

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1.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
2.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将债务转为资本
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在合并日取得对价与支付对价的差额
4.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行权时(授予日立即可行权
5. 原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
6.将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转换为普通股的
7.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

其他资本公积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
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工具,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发行方应当将发行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①该金融工具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②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的,如该金融工具为非衍生工具,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如为衍生工具,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


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与计量及会计处理

定义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
2.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进行分类时,企业应考虑集团成员和金融工具的持有方之间达成的所有条款和条件,以确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是否由于该工具而承担了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义务,或者承担了以其他导致该工具分类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义务。只要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由于该工具承担了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义务,则该工具(或其中与上述义务相关的部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就应当归类为金融负债。

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2.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
3.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4.采用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
5.将作为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
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6.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
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7.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处置境外经营)

  

第四节 留存收益


  ◇知识点:盈余公积的会计处理

1

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2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利润分配——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储备基金”、“盈余公积——企业发展基金”、“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续表

3

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时,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经股东大会决议,用盈余公积派送新股,按派送新股计算的金额,借记“盈余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派送新股总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

  
  ◇知识点: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1

期末结转: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年度终了,应将本年净利润或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2

弥补亏损:企业应当将本年发生的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的借方余额,即为未弥补亏损的数额。然后,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有关亏损的弥补情况

3

分配股利或利润: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科目,贷记“股本”科目。


1666人看过 8年前

全部评论(11)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