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小小的知识点,一点点的积累,慢慢汇聚成为知识的海洋,带着我们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重复的力量就是这么简单。



作业成本管理是基于作业成本法,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 包含两个维度: ·成本分配观
 ·流程观
 
 
流程价值分析关心的是作业的责任,包括: 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业绩考核 其基本思想是: 以作业来识别资源,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把作业和流程联系起来,确认流程的成本动因,计量流程的业绩,从而促进流程的持续改进。 1.成本动因分析 找出导致作业成本发生的动因。如原料搬运,可能受产出量指标影响,也可能是车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一旦得知了根本原因,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作业,如改善车间布局,减少搬运成本。 2.作业分析 改进流程: 首先需要将每一项作业分为增值作业或非增值作业,明确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然后再进一步确定如何将非增值成本减至最小。 (1)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VS 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本 增值作业: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非增值作业:消除也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服务的潜能,不必要的或可消除的作业。(2)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作业消除 是指消除非增值作业或不必要的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作业选择 是指对所有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不同作业,选择其中最佳的方案。作业减少 是指以不断改进的方式降低作业消耗的资源或时间。作业共享 是指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3.作业业绩考核 若要评价作业和流程的执行情况,必须建立业绩指标: 财务指标: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上,可以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以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非财务指标: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和时间三方面。如投入产出比,次品率和生产周期等。
 
        
    
全部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