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知识点】应收账款的基础知识
一、功能
1.增加销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提供赊销可有效地促进销售。因为企业提供赊销不仅向顾客提供了商品,也在一定时间内向顾客提供了购买该商品的资金,顾客将从赊销中得到好处。所以赊销会带来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加,特别是在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赊销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减少存货
企业持有一定产成品存货会相应地占用资金,形成仓储费用、管理费用等,产生成本;而赊销则可避免这些成本的产生。所以,无论是季节性生产企业还是非季节性生产企业,当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会采用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将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存货资金占用成本、仓储与管理费用等会相应减少,从而提高企业收益。
二、成本
机会成本 | 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
管理成本 | 调查顾客信用状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 |
坏账成本 | 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发生的损失。 |
【知识点】信用政策的确定
一、相关概念
信用标准:是指信用申请者获得企业提供信用所必须达到的最低信用水平,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
【提示】如果企业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严格,可能会降低对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因此会限制公司的销售机会。如果企业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宽松,可能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因此会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并增加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与坏账成本。
表示方法举例:1/10,n/20
信用条件 | 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由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三个要素组成。 |
信用期限 | 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最长付款时间。 |
折扣条件 | 包括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其中,现金折扣是在顾客提前付款时给予的优惠 |
二、信用标准的确定
(一)5C信用评价系统
品质 | 个人申请人或企业申请人管理者的诚实和正直表现。品质反映了个人或企业在过去的还款中所体现的还款意图和愿望。 |
能力 | 经营能力,分析生产经营能力及获利情况。 |
资本 | 如果企业或个人当前的现金流不足以还债,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 |
抵押 | 当企业或个人不能满足还款条款时,可以用作债务担保的资产或其他担保物。 |
条件 | 影响申请者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 |
(二)信用的定量分析
企业进行商业信用的定量分析可以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法评价顾客的财务状况。
考核指标类别 | 典型指标 |
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 |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对负债总额比率 |
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 | 利息保障倍数、长期债务对资本比率、带息债务对资产总额比率,以及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 |
盈利能力指标 | 销售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
三、信用政策的选择
本质:收益与成本的博弈。涉及到信用期限和折扣条件两个方面。
(一)信用期限(信用期间)
【因素一】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当前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如果缩短信用期,情况与此相反
(1)收益(延长信用期间的收益)
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的增加×(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提示】如果突破了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此时需要考虑固定成本的增加问题。在计算信用成本税前收益的时候,需要扣除增加的固定成本。
(2)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新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原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提示1】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是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中的变动成本部分,因为应收账款中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利润,固定成本在相关的业务量范围内是不变的(与决策无关),利润没有占用企业的资金,只有应收账款中的变动成本才占用企业资金。
【提示2】平均收现期(周转天数)的确定:如果题中没有给出平均收现期,没有现金折扣条件的情况下,以信用期作为平均收现期;有现金折扣条件的情况下,则用加权平均数作为平均收账天数。
【提示3】日销售额的确定:用未扣除现金折扣的年赊销额除以一年的天数得到。即不考虑现金折扣因素。
(3)管理成本及收账费用
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包括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调查费用、收账费用和其他费用。
(4)坏账成本
应收账款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由此而给应收账款持有企业带来的损失,即为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5)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
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单位变动成本×资金成本
(6)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增加成本的抵减项)
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资金成本
(二)折扣条件
现金折扣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借此扩大销售量。
【因素二】不同的信用政策,现金折扣不同,成本也不同。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新的现金折扣率-旧的销售水平×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现金折扣率
【知识点】应收账款的监控及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监控
实施信用政策时,企业应当监督和控制每一笔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总额。
(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
【提示】①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现金周转期
②因为应收账款是由赊销造成的,所以分母改成“平均日赊销额”更加准确,不过外部报表使用者无法获取企业的赊销额,只能使用“平均日销售额”。
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由来:比如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100万,平均每日销售额是10万,则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100万是10天累计产生的。
(四)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是现代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抓重点、照顾一般”的管理方法,又称重点管理法。它是将企业的所有欠款客户按其金额的多少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收账策略的一种方法。
A类:逾期金额比重大,占客户数量的比例低
C类:逾期金额比重小,占客户数量的比例高
B类:介于AC之间
对这三类不同的客户,应采取不同的收款策略。例如,对A类客户,可以发出措辞较为严厉的信件催收,或派专人催收,或委托收款代理机构处理,甚至可通过法律解决;对B类客户则可以多发几封信函催收,或打电话催收;对C类客户只需要发出通知其付款的信函即可。
二、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一)调查客户信用
定义:信用调查是指收集和整理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有关资料的工作。是企业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基础,是正确评价客户信用的前提条件。
直接调查 | 调查人员通过与被调查单位进行直接接触,通过当面采访、询问、观看等方式获取信用资料的一种方法。 |
间接调查 | 以被调查单位以及其他单位保存的有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加工整理获得被调查单位信用资料的一种方法。 |
(二)评估客户信用
含义 | 采用“5C”系统来评价,并对客户信用进行等级划分 | |
两种信用等级 | 三类九等 | 分为AAA(最优)、AA、A、BBB、BB、B、CCC、CC、C九等 |
三级制 | 分为AAA、AA、A三个信用等级 |
(三)应收账款保理
保付代理的简称,是指保理商与债权人签订协议,转让其对应收账款的部分或全部权利与义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过程。
【提示】使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为:卖“应收账款”!
分类标准 | 类别 | 含义 |
有无追索权 | 有追索权保理(非买断型) | 指供应商将债权转让给保理商,供应商向保理商融通货币资金后,如果购货商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保理商有权向供应商要求偿还预付的货币资金 |
无追索权保理(买断型) | 指保理商将销售合同完全买断,并承担全部的收款风险 | |
保理是否让告知购货商 | 明保理 | 指保理商和供应商需要将销售合同被转让的情况通知购货商,并签订保理商、供应商、购货商之间的三方合同 |
暗保理 | 指供应商为了避免让客户知道自己因流动资金不足而转让应收账款,并不将债权转让情况通知客户,货款到期时仍由销售商出面催款,再向银行偿还借款 | |
保理是否提前预付款 | 折扣(融资)保理 | 在销售合同到期前,保理商将剩余未收款部分先预付给销售商,一般不超过全部合同额的70~90% |
到期保理 | 保理商并不提供预付账款融资,而是在赊销到期时才支付,届时不管货款是否收到,保理商都必须向销售商支付货款 |
应收账款保理作用:
①融资功能;
②减轻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负担;
【提示】企业把应收账款让与专门的保理商进行管理,使企业从应收账款的管理之中解脱出来,使企业减轻财务管理负担,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③减少坏账损失、降低经营风险;
④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
【提示】应收账款与现金之间的转换,增强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了企业的债务清偿能力。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