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新一轮知识点】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考查方式: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题
  

出题角度:应收账款的成本、信用政策决策
  

考频指数:★★★
  

掌握程度:掌握

  

1.信用标准:信用申请者获得企业提供信用所必须达到的最低信用水平,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
  (1)基本原则
  信用标准过于严格,会减少坏账损失和机会成本,但不利于扩大销售;过于宽松,会增加管理成本与坏账成本。
  (2)信用的定性分析——5C信用评价系统:品质(最主要)、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3)信用的定量分析: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盈利能力指标

  

2.信用条件: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
  (1)信用期间: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
  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同时会导致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2)折扣条件——折扣期限、现金折扣
  可以缩短平均收款期,减少应收账款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并招揽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扩大销售量;但同时需承担价格折扣损失。

  (3)信用期间及现金折扣决策方法
  ①各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假设固定成本不变
  ②各备选方案的成本: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成本(收账费用)、坏账损失、现金折扣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年销售额/360×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年销售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全年变动成本/360×平均收现期×资本成本
  其中:销售额是指赊销额;平均收现期是指各种收现期的加权平均数。
  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平均存货量×每件存货变动成本×资本成本
  ③各备选方案的税前损益=收益(边际贡献)-成本合计

1391人看过 6年前

全部评论(4)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