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由一项长期投资方案所引起的在未来一定期间所发生的现金收支,叫做现金流量。其中,现金收入称为现金流入量,现金支出称为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相抵后的余额,称为现金净流量(NCF)。
理念:所谓的现金既指库存现金、支票、银行存款等货币性资产,也可以指相关非货币性资产(如原材料、设备等)的变现价值。
分类:投资期现金流量、营业期现金流量、终结期现金流量。
投资期
特点:主要是现金流出量
内容:长期资产投资,营运资金垫支
营业资金垫支=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增加
注意:
一般情况下,初始阶段中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通常在年内一次性投入(如购买设备),如果原始投资不是一次性投入(如工程建造),则应把投资归属于不同投入年份之中。
“非货币资产变现价值”的考虑在第三节分析。此处暂不考虑。营业期
税后付现成本:税后付现成本=付现成本×(1-税率)
税后收入:税收收入=收入金额×(1-税率)
非付现成本抵税:非付现成本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公式:税负减少额=非付现成本×税率
非付现成本主要是:固定资产折旧费,长期资产摊销收费,资产减值准备等。
特点:终结期
特点:主要是现金流入量
内容:
1.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的出售价款或残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
这里假定净收入与税法账面价值相同
2.垫支营运资金的收回:项目开始垫支的营运资金在项目结束时得到回收。
①在实务中,对某一投资项目在不同时点上现金流量数额的测算,通常通过编制“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进行。
②一般情况下,终结期时间较短,通常相关流量作为项目经营期终点流量处理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