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跟着11学财管--第七章】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信用政策2.11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1.增加销售的功能

2.减少存货的功能

存货资金占用成本、仓储与管理费用等会相应减少,从而提高企业收益。

(二)应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

1)含义

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2)计算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即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二、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

(一)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

内容

含义

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指信用申请者获得企业提供信用所必须达到的最低信用水平,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

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由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三个要素组成。

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

(二)信用标准确定

1.信用的定性分析

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先要评估它赖账的可能性。这可以通过“5C”系统来进行。

5C信用评价系统

5C

含义

衡量

1)品质

指个人申请人或公司申请人管理者的诚实和正直表现;这是“5C”中最主要的因素

通常要根据过去记录结合现状调查来进行分析。

2)能力

经营能力

通常通过分析申请者的生产经营能力及获利情况,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手段是否先进,产品生产销售是否正常,在市场上有无竞争力,经营规模和经营实力是否逐年增长等来评估。

3)资本

资本是指如果企业或个人当前的现金流不足以还债,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

调查了解企业资本规模和负债比率,反映企业资产或资本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4)抵押

当公司或个人不能满足还款条款时,可以用作债务担保的资产或其他担保物;

分析担保抵押手续是否齐备,抵押品的估值和出售有无问题,担保人的信誉是否可靠等。

5)条件

条件是指影响申请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

对企业的经济环境,包括企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等进行分析,预测其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2.信用的定量分析

企业进行商业信用的定量分析可以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法评价顾客的财务状况。

考核指标类别

具体指标

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对负债总额比率。

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长期债务对资本比率、带息债务对资产总额比率,以及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

盈利能力

销售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三)应收账款信用条件

1750人看过 8年前

全部评论(8)

8年前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