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河北省税务局新版《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开始执行,95%以上涉税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是该局以优化服务为突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举措。
“智慧化”让服务更高效
去年以来,河北积极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智能办税”,电子税务局已成为群众日常办税缴费的主渠道。目前已有214项高频办税业务实现了网上办,占到涉税业务的90%以上。
5月31日,河北省税务局召开全系统智慧税务建设推进会,明确今年“基本实现企业税费事项能网上办理、个人税费事项能掌上办理”;“2023年基本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提取数据、自动计算税额、自动预填申报”;“到2025年基本实现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
6月1日,河北顺利实现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等10个财产和行为税种合并申报,申报表数量由原来的35张减少到11张,数据项减少了204项,做到了多税种“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大幅提高了办税效率。
“标准化”让服务更统一
为进一步统一规范涉税业务的办理流程、要求,河北省税务局研究制定《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标准化手册》和《税务分局(所)纳税服务标准化手册》,对一次性告知、导税服务、容缺办理、最多跑一次、延时服务等各项服务制度及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让税务干部既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更明白“做到什么样、怎么做得好”。通过为“软服务”划定“硬标准”,努力推动实现服务标准化全覆盖。
该局还联合北京、天津税务部门,积极推动三地实现跨区域涉税事项一体化办理,推进资质互认、征管互助、信息互通。在推进执法标准统一方面,探索推进税收政策执行标准规范统一,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施“首违不罚”事项快速办理。在推进服务一体化方面,积极推行办税缴费事项同一标准,加强区域联动,推行统一纳税咨询,共同推出京津冀区域办税缴费“最多跑一次”清单。
“便利化”让服务更快捷
今年以来,河北省税务局紧盯堵点难点问题,推出多项举措,不断升级服务标准,在全面落实《纳税服务规范》基本规范的基础上,自2021年起除个别特殊事项外,全省统一执行《纳税服务规范》中的升级规范,进一步缩短办税时限。
围绕“简资料”,扩大涉税资料由事前报送改留存备查的范围,除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返)、加计抵减以及自然人税收外的其他税收优惠备案全部改为资料留存备查;全面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拓展“容缺办理”证明事项;探索延期缴纳税款、退税等非即办事项电子化流转,逐步取消纸质资料传递,实现无纸化审核审批。
“个性化”让服务更温暖
针对纳税人缴费人多元化服务需求,河北税务部门从不同维度、要素、特征上对其进行区分,提供更贴心、更有温度的个性体验。
在推广定制服务方面,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服务支持,畅通沟通渠道、实行“专家问诊”,从需求征集、内容开发等多方面量身定制服务措施。特别是在落实新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中,按政策类型、适用范围对纳税人进行甄别扫描,建立网格化服务机制,确定“一对一”联络人员,确保最新政策的精准送达和精确辅导,实现应享尽享。
“规范化”让服务更公平
规范管理和公正执法是对纳税人缴费人最好的服务。
在优化执法方式方面,推广“首违不罚”清单制度,推进柔性执法,有效运用说服教育、提示提醒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打击涉税违法犯罪。
河北还建立起新的增值税发票风险监控平台,紧盯涉嫌暴力虚开等高危风险点,锁定重点监控对象,及早发现及早治理,实现对发票风险的全面、及时、精准监管。
今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曝光的首起增值税电子专票虚开案件显示,河北税务与警方合作,通过精准分析锁定,对虚开骗税“露头就打”,快速查处一起虚开电子专票团伙案,成功抓获团伙成员6人,查明犯罪嫌疑人通过线上注册空壳公司、申领并对外虚开电子专票违法行为,涉及金额400余万元。
近年来,河北省税务局打造“阳光e税”服务品牌,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和满意度。在2020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该局取得31个省区市第五名、36个考评单位第八名、华北5省区市第一名。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0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中,河北成为营商环境最好的10个省份之一。
河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卢自强表示,全省各级税务部门今年将把“纳税服务质效提升年”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力争在便民办税上更快一些,在惠民惠企上更进一步,在解民之难上更深一层,尽心尽力为纳税人缴费人服务,打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贡献税务力量。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