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活动】第一章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中,不得提请仲裁的是( )。
A、 销售合同纠纷
B、 继承纠纷
C、 保险合同纠纷
D、 租赁合同纠纷
正确答案:B
解析: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2、下列争议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进行仲裁的是( )。
A、 某公司与职工李某因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 高某与其弟弟因财产继承发生的纠纷
C、 某学校因购买电脑的质量问题与某商场发生的争议
D、 王某因不服某公安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决定与该公安局发生的争议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A:劳动争议及农业承包合同纠纷适用专门的规定,不属于《仲裁法》的调整范围。选项B: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进行仲裁;选项D:行政争议也不能仲裁。
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仲裁协议中为当事人设定的义务,不能任意更改、终止或撤销
B、 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 仲裁协议不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
D、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正确答案:A
解析: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法院作出裁定。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诉讼参加人中诉讼代理人的是( )。
A、 法定代理人
B、 委托代理人
C、 指定代理人
D、 共同诉讼人
正确答案:D
解析: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选项D属于当事人。
5、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法定期限是指( )。
A、 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
B、 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
C、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D、 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正确答案:D
解析: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6、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发现确有错误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自己提审的,应当适用( )。
A、 原审程序
B、 简易程序
C、 第一审程序
D、 再审程序
正确答案:D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7、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中,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是( )。
A、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
B、 对再审判决提出申请的
C、 对再审裁定提出申请的
D、 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申请的
正确答案:D
解析:(1)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①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选项A);②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选项BC);③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2)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申请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8、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其他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 )。
A、 6个月
B、 1年
C、 2年
D、 3年
正确答案:C
解析: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
9、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每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分别起算
B、 未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之日开始计算;债权人给予对方宽限期的,则该宽限期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C、 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且侵害人明确的,从受伤之日起算
D、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算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规定,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因此选项A表述错误,当选。
10、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一定事由的发生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止。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事由中,能够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是( )。
A、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
B、 发生不可抗力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
C、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D、 权利人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B
解析: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选项ACD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不属于( )。
A、 要式法律行为
B、 单方法律行为
C、 不要式法律行为
D、 附条件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BCD
解析: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或当事人明确约定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或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合同法》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年满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 刚刚过完8周岁生日的小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BC
解析:选项A应该是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D应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下列关于代理制度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在代理活动中,代理人不因其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直接取得任何个人利益,由代理行为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应由被代理人本人承受
B、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C、 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还与行为人实施代理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D、 书面的委托形式是授权委托书,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本题四个表述均正确。
4、以下属于代理权滥用的情形包括( )。
A、 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B、 超越代理权的代理
C、 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
D、 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正确答案:ACD
解析:常见的代理权滥用有:一是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二是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三是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权滥用是有代理权而非法使用,选项B属于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进行的代理行为。
5、关于无权代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经被代理人追认后,视为有权代理
B、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C、 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的,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D、 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视为无权代理
正确答案:ABC
解析: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经被代理人追认,视同有权代理;“表见代理”应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选项D为代理权的滥用。
三、判断题
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Y、 对
N、 错
正确答案:Y
解析:本题表述正确。
2、地方性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规定及履行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Y、 对
N、 错
正确答案:N
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规定及履行宪法规定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当事人恶意促使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没有成就,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就。( )
Y、 对
N、 错
正确答案:Y
解析:本题表述正确。
4、行纪、寄售等受托处分财产的行为,属于代理。( )
Y、 对
N、 错
正确答案:N
解析:非以被代理人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代替他人实施的法律行为,不属于代理行为,例如行纪、寄售等受托处分财产的行为。
5、当事人如果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首先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这体现的是仲裁一裁终局原则。( )
Y、 对
N、 错
正确答案:N
解析:当事人如果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首先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这一原则体现的是仲裁自愿原则。
全部评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