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合同的转让仅指合同主体的变更,不改变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
(一)合同权利转让
全部转让:合同权利全部转让的,原合同关系消灭,受让人取代原债权人的地位,成为新的债权人,原债权人脱离合同关系。
部分转让:合同权利部分转让的,受让人作为第三人加入到合同关系中,与原债权人共同享有债权。
债权人转让主权利时,附属于主权利的从权利也一并转让,受让人在取得债权时,也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债权人转让权利无需经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权让与行为就生效。
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如果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A------200----B(债权人)到期日6月20日
让与人B将债权转让给C
A-------200--------C
如果B也欠了A150万呢?到期日是5月3日,那么A可以和C抵消150万。只需还款50万。
下列三种情形,债权人不得转让合同权利:
1.根据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2.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如《担保法》规定,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3.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一是根据当事人之间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如委托合同中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任。
二是以选定的债权人为基础发生的合同权利。如以某个特定演员的演出活动为基础订立的演出合同。
三是合同内容中包括了针对特定当事人的不作为义务。如禁止某人在转让某项权利后再将该权利转让给他人。
四是从权利。从权利不能单独转让
(二)合同义务转移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后果:
债权人有权拒绝第三人向其履行,同时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并承担不履行或迟延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
合同义务转移的法律后果:
(1)新债务人成为合同一方当事人,如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债权人可以向其请求履行债务或承担违约责任。
(2)新债务人享有基于原合同关系的对抗债权人的抗辩权。《合同法》规定,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3)从属于主债务的从债务,随主债务的转移而转移。
(4)原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的担保,若担保人未明确表示继续承担担保责任,则担保责任因债务转移而消灭。
(三)合同权利义务的一并转让
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将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时,除了应当征得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外,还应当遵守《合同法》有关转让权利和义务转移的规定。
(四)法人或其他组织合并或分立后债权债务关系的处理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