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如果你熬不下去了,就读读唐三藏和李叔同



有一个回答这么说:
当下比较浮躁,有时候会倾向于无选择地排斥和抵触。

确实如此。

生活压力,工作内卷,家庭负担……

每一项都压得人们喘不过气,人们需要发泄,更害怕未知,于是“愤怒情绪”便充斥着整个世界。

其实,每个人从生命的起点跋涉而来,途中总会患得患失,情绪的行囊也会日渐沉重。

那面对如此沉重的一生,人们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处事态度呢?

有人曾说:

痛苦时,看看唐玄裝,在世俗中炼心;迷茫时,学学李叔同,在红尘外寻得安宁。

确实如此,他们一生都在修行,在艰难中选择坚持,也在岁月中觅得人生真相。

当红尘滚滚,让人不辨方向时。

不妨看看他们的一生,或许便能在尘世间寻得平静,在禅意中明悟安宁。
这条路,他走了17年,途经近百个国家与地区,遇到过强盗,也碰到过野兽,有过饥冻交切,也有过危在旦夕。

一路上风餐露宿,满是艰辛和孤独,但是唐玄靠着坚定的意志,硬生生挺了下来。

饿了便化缘乞食,困了就席地而眠;遇险便运用身边的一切,等待机会,化险为夷。

最终,唐玄到达了佛国天竺,他用了几年时间,精通了经、律、论三藏,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回国之初,百姓轰动万分,唐太宗李世民也为其修建大雁塔,让他可以安心翻译经书。

然而,唐高宗李治上台后,畏惧玄的影响力。

一方面将他软禁在皇宫,一方面又指使佛教内部质疑他的真经。

连番打击,让玄身心疲惫,痛苦不堪。

然而,多年的红尘炼心,让他很快冷静了下起来,世间名利皆是虚妄,秉持初心才能守住己心。

于是,他不再想外界之事,继续在玉华寺翻译典籍,讲谈佛法。

人生最后,他没有带着怨恨离去。

其实,人生太多痛苦,源于计较太多。

婚姻不顺利,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顺心,很多时候不过是心态的问题。

越执意,越纠结;越抱怨,越无助。

所以,与其纠结其中,不如试着改变,在行动中,重新构建自己的生活,在实践中与现实达成和解。
711人看过 3年前

全部评论(4)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