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2021年中级考生冲刺必看:《中级会计实务》易错题答疑精华(第四期)!

Top 1:融资性售后回购

提问:



这道例题的怎么做账?


回答:


融资性售后回购的分录:


【理论总结】


(1)会计处理原则: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而不是销售,因此不能认定收入。


(2)一般会计分录 


①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售价+售价×1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售价×增值税率13%)

  其他应付款(商品的售价)


同时: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按账面成本结转)


【提示】若未发出商品,则不需要做此笔分录。


②将售价与回购价的差额平均计入各期的“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③回购时:

借:库存商品(按原结转的账面成本入账)

  贷:发出商品


同时:

借:其他应付款(结转所有的贷方发生额=回购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购买价×增值税率13%)

  贷:银行存款(购买价+购买价×增值税率13%)


Top 2: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

提问:


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是怎么编制的?


回答:


T型账户法是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结合有关科目的记录,对现金流量表的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通过“T型账户”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分别开设T型账户,将各自的期末数和期初数过入各该账户。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账户一样,将期末数和期初数过入该账户中。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以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数应当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Top 3: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的理由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如果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应当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应当将其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以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转换当时已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列为损失)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开发产品(按转换当时的账面余额结转)

  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得列为收益,而是追加其他综合收益)


提问:


老师可以帮忙解释一下,这样账务处理的原因吗?何种情况下计入损益何种情况下计入所有者权益,这样处理的初衷是什么,理解了才记得住,死记硬背总是错


回答: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的理由


公允投资房地产转为自用:大于和小于都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自用转为公允投资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小于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模式下:


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时,转换日按照公允价值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防止操纵利润),小于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转换日按照公允价值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① 准则之所以规定“....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自用的房地产的实际价值远远低于其公允价值,那么自用的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差额肯定是正数而且数额巨大,如果这部分差额记入损益也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会使得当年的利润暴增,所以很多人会利用这个空子虚调利润,国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规定这个差额记入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科目“其他综合收益”,以防止企业虚调利润。


②准则之所以不规定“....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是因为企业利用这种方式故意调低利润的行为比较少见,所以没有做这种规定。因为企业调低利润,一般是出于避税目的,而企业利用这种方式故意调低利润的行为并不能达到避税的目的。


Top 4:初始投资成本和入账价值

提问:


初始投资成本和入账价值的区别


回答: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入账价值区别


初始投资成本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的金额,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享有的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所支付对价的含税公允价值。


(3)非企业合并,后续计量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所支付对价的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当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该先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再将调整后的金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其入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 + 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入账金额,一般是指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后的金额,成本法下(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初始计量金额是一致的。


Top 5: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

提问:


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在建筑工程这块税收上有什么区别


回答:


计税公式不同:


核定征收均由税务机关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查账征收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应纳企业所得税=本年累计利润*25%-本年度以前月(季度)已纳所得税。



* 本文为正保会计网校中级会计职称原创文章,作者:中中,来源:正保会计网校答疑板,转载请联系授权。
807人看过 4年前
暂无评论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