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三胎政策刚发布,领导却说,不再招女同志了……

5月31日,官方会议上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三胎政策刚发布,领导说,不再招女同志了……


刚刚,经济君在微博刷到一个帖子:三胎政策刚发布,领导说不再招女同志了。



“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9%。”这是国家卫健委分析生育意愿降低的原因之一。



女性所谓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2岁至30岁,但这也同样给女性制造了生育焦虑。

焦虑体现在各方面,如结婚。我国结婚率连续7年持续走低,结婚人数从2010年的1241万人一路下降到2020年的813万,降低了400多万人。

三孩给女性制造了生育焦虑,那么,为什么还要开放三孩政策?


01

为什么要开放三孩政策?


回望我国的人口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独生子女政策;

2014年逐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逐步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现如今,2021年,开放三孩政策落地。


毫无疑问,三孩生育政策的推出,与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有关。


如今,低生育率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预计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的转变,低生育以及由此带来的少子化、老龄化将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中国面前也摆着这样的挑战。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2020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是141178万人,10年增加了720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

人口结构方面,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0%,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人口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老龄化速度加快。

与此同时,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数据显示,人口出生率从2016年的1786万下降到2020年的1200万。


据了解,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


三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02

三孩政策一出

网友们的反应“亮了”


三孩生育政策一经发布后,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一部分网友持“认可”态度,他们表示:政策必须支持。



还有一部分网友的评论非常“清奇”,单身贵族“挺身而出”:不是不生,关键是“缺人”呐~



另外一部分已经“成家立业”的网友表示:压力太大,不敢生啊~



的确,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不难发现,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婚育年龄推迟;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等因素影响。


据调查显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调查显示,因为“经济负担重”的占75.1%,“没人带孩子”的占51.3%,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9%。


网络上曾有人计算过,如今将一个孩子从出生养育到成人,少说也要花费一两百万。



若一个孩子200万,两个孩子400万,那三个就是600万,这还不包括将来他们结婚生子时可能需要的房子、车子和票子……


因此,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很多普通大众在生孩子的跟前“望而却步”了。


《中国人口报告2020》中,任泽平也概括了生育率下降的几大原因:


· 1 ·

房价快速攀升;

· 2 ·

教育成本攀升,公立幼儿园严重供给不足;

· 3 ·

医疗费用攀升,从1995年到2018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7倍,远超可支配收入9.2倍的涨幅;

· 4 ·

独生子女压力大,独生子女夫妇“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

· 5 ·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


03

不止是放宽生育政策

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将与之衔接


针对多数网友提出的“生孩子压力大”的问题,也得到了回应。


此次会议上还提及“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教育、休假、保险、税收、住房、女性就业…你关心的【10个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


1472人看过 4年前

全部评论(4)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