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21年《中级会计实务》高频知识点汇总(九)

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要求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计算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经过以下步骤:


第一步,计算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第二步,计算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第三步,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取其较高者作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有例外或者做特殊考虑: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企业持有待售的资产往往属于这种情况,即该资产在持有期间(处置之前)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能很少,其最终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往往就是资产的处置净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其可收回金额是适宜的,因为该类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通常不会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

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确定


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间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流入。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按照下列顺序确定:


(1)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


(2)在资产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


(3)在既不存在资产销售协议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假定处置该资产。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公平交易愿意提供的交易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如果企业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因此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主要应当综合题考虑以下因素:(1)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2)资产的使用寿命;(3)折现率。


1、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1)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


建立在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之上。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的内容


(1)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2)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


【提示】对于在建工程、开发过程中的无形资产等,企业在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包括预期为使该类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而发生的全部现金流出数。


(3)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

每期净现金流量=每期现金流入-该期现金流出


3)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因素


(1)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提示】企业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


(3)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应当和折现率相一致


(4)内部转移价格应当予以调整


4)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


(1)单一的未来每期预计现金流量


(2)期望现金流量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2、折现率的预计


为了资产减值测试的目的,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3、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如下图所示:




4、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确定


企业使用的资产所收到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外币时,应按以下顺序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以外币(结算货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以结算货币表示的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该结算货币适用的折现率相对应的折现系数)


(2)以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以外币(结算货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当日的即期汇率


(3)以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相比较,确定其可收回金额,根据可收回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以及确认多少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的

确定及其账务处理


1、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后,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但是,遇到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情况,同时符合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


2、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商誉减值准备等

776人看过 4年前

全部评论(3)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