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第十六章 会计政策变更 2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1.会计政策变更与差错更正的区别
  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而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如果以前期间会计政策的运用是错误的,则属于差错,应按前期差错更正的规定进行处理。


  2.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类型

分类

条件

被动变更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主动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解读】企业主动变更会计政策时,必须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变更的合理性,并说明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会计信息的理由。
  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经股东大会等类似机构批准擅自变更会计政策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政策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按照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原则

变更类型

变更处理原则

被动变更

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主动变更

完全追溯法

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

有限追溯法

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未来适用法

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一)相关概念
  1.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2.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890人看过 4年前

全部评论(4)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