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长投与权益的抵销
一、合并报表抵销基本原理
合并报表编制的主要工作:
①统一政策
②统一期间
③补做权益法
④调整公允价值
主要原理解读:
①抵销长期股权投资
②补做权益法
③抵销投资收益
(一)抵销长期股权投资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解读】对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母公司按持股比例计算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编制合并报表时,先将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报表数据简单汇总,此时汇总后的报表中,就会有两个所有者权益,其中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产生于母公司的投资(即长期股权投资),造成重复确认,所以要将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
(二)补做权益法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当期期末及以后年度),应当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使得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保持对应性。
【教师提示】这个调整属于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的调整分录,并非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处理,也无需改变母公司账簿记录。
成本法调整权益法的主要思路:
1.确定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差异;
2.对于子公司涉及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按照权益法的处理原则在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
3.对于子公司分配现金股利事项,按照成本法与权益法处理原则的差异,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成本法权益法核算主要差异
业务 | 成本法 | 权益法 |
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 — |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
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 — |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
被投资企业发生超额亏损 | — | 借:投资收益 |
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 | 借:应收股利 | 借:应收股利 |
被投资单位因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 — |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
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 — |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