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2021年考点进阶】第二章存货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知识点: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1)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

(2)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指标

(1)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2)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解释1】假设存货成本期末为100万,可变现净值80万,说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0万元,需要对20万元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这里要注意和金融资产进行区分,金融资产减值计入的是信用减值损失,例如:计提坏账准备时,是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如果存货账面价值为100万,但是可变现净值为120万元,说明该存货未发生减值,根据谨慎性原则,存货仍然按照成本100万元计量。
  总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差额提减值;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按成本计量。
  【解释2】计算可变现净值时需要先判断存货所属的类别,然后分别进行计算:商品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用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算;非商品类(生产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用产品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市场销售价格
  B.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的现金流入
  C.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现金流入的现值
  D.可变现净值是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即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为可变现净值。

  【例题·单选题】2015年11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商品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16年1月15日按每件2万元向乙公司销售W产品100件。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100件,每件实际成本和市场价格分别为1.8万元和1.86万元。甲公司预计向乙公司销售该批产品将发生相关税费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批产品在201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为( )万元。
  A.176 B.180C.186 D.19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可变现净值=2×100-10=190(万元),成本=1.8×100=180(万元),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知识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商品存货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

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

3.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

4.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

5.用于出售的材料等,有合同按合同,没合同按市场

非商品性存货

1.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

2.如果材料价格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提示】①估计售价要区分两种情况:有合同的存货,估计售价按照合同价格确定;没有合同的存货,估计售价按照市场价格确定。②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要区分有合同和无合同部分分别计算。③产成品发生减值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要基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基础进行计算,即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成品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例题·单选题】2×18年12月10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19年12月10日以每台3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交付5台A产品。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的专门用于生产上述商品的K材料账面价值100万元,市场销售价值98万元,预计将K材料加工成上述产品加工成本40万元,与销售上述产品相关税费1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18年12月31日,K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A.95 B.98 C.110 D.1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K材料可变现净值=A产成品估计售价30×5-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40-销售产成品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15=95(万元)。

  【例题·单选题】2017年12月1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不可撤销合同,约定以205元/件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1000件商品,2018年1月10日交货。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商品的库存数量为1500件,成本200元/件,市场销售价格191元/件,预计产生销售费用均为1元/件,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A.15000 B.0 C.1000 D.5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有合同的1000件产品可变现净值=1000×(205-1)=204000(元),高于该部分产品成本200000(1000×200)元,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2)无合同的500件产品可变现净值=500×(191-1)=95000(元),低于该部分产品成本100000(500×200)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00-95000=5000(元);因此,选项D正确。

  【例题·单选题】2015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16年1月12日以每吨2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乙公司销售K产品200吨。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300吨,单位成本为1.8万元,单位市场销售价格为1.5万元(不含增值税)。
  甲公司预计销售上述300吨库存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和其他相关税费3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12月31日,上述300吨库存产品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425 B.500 C.540 D.55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2×200-30×200/300=380(万元);
  成本=1.8×200=360(万元),未减值;
  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1.5×100-30×100/300=140(万元);
  成本=1.8×100=180(万元),减值;
  年末账面价值=360+140=500(万元)。

  【例题·单选题】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丙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80万元,拟全部用于生产1万件丁产品。将该批材料加工成丁产品尚需投入的成本总额为40万元。由于丙材料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丁产品每件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由原160元下降为110元。
  估计销售该批丁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合计为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批丙材料的账面价值应为( )万元。
  A.68 B.70 C.80 D.1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丁产品可变现净值=110-2=108(万元),丁产品成本=100+40=140(万元),说明丁产品发生了减值,因此要考虑丙材料的减值;
  丙材料的成本=100万元;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0-2-40=68(万元);发生了减值,减值32(100-68)万元后丙材料账面价值为68万元。

  
  ◇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和结转(★★★)

计提

1.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3.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

转回

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与计提该准备的存货项目或类别应当存在直接对应关系,且导致转回的原因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而不是其他影响因素。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结转

1.如存货已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如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按比例结转

  【例题·判断题】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判断题】企业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一并结转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系生产销售机床的上市公司,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年9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S型机床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2017年1月10日向乙公司提供10台S型机床,单位销售价格为45万元/台。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S型机床的库存数量为14台,单位成本为44.25万元/台,该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42万元/台。估计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8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5万元/台。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未曾对S型机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
  (2)判断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是否发生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发生减值,计算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1)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0×(45-0.18)=448.2(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4-10)×(42-0.15)=167.4(万元);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448.2+167.4=615.6(万元)。
  (2)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对于有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理由:对于有合同的部分,成本为44.25×10=442.5(万元),小于其可变现净值448.2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因此,没有发生减值;对于无合同部分,成本为44.25×4=177(万元),大于其可变现净值167.4万元,因此,发生了减值。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77-167.4=9.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6
    贷:存货跌价准备    9.6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一批用于生产W型机床的M材料。该批材料的成本为80万元,可用于生产10台W型机床,甲公司将该批材料加工成10台W型机床尚需投入50万元。该批M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68万元,估计销售费用总额为0.6万元。甲公司尚无W型机床订单。W型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2万元/台,估计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存货跌价准备——M材料”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
  要求:(3)判断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是否应对M材料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3)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理由:甲公司生产的W型机床的成本=80+50=130(万元);可变现净值=12×10-0.1×10=119(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W型机床发生了减值。因此,M材料发生了减值。
  M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80-(12×10-0.1×10-50)=11(万元),大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5万元,因此,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M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1-5=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存货跌价准备     6
  【提示】若期初余额15万元,则需冲回4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4
    贷:资产减值损失     4

2728人看过 5年前

全部评论(6)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