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知识点学习】第十二章 政府补助 1

第十二章 政府补助 1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
(1)收到补偿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未满足政府补助的附加条件时,先入其他应付款,待
满足后转入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满足政府补助的附加条件时)


(2)实际按规定用途使用补助资金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管理费用(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非日常活动)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收益/管理费用(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非日常活动)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总额法
①实际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②取得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③取得的资产按期计提折旧,同时分配递延收益。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2)总额法下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分配的终
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


④资产处置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A.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B.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C.结转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资产处置损益【出售、转让时】
营业外收入【报废、毁损时】


(2)净额法。
①实际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②取得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银行存款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说明】(1)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政府补助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
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即 1 元)计量。


(2)对于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部分和与收益相关部分的政府补助,应分别
进行核算。难以区分的,将其整体归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653人看过 5年前

全部评论(6)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