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换时入账口径的选择
1.在成本模式下,房地产转换后的入账价值,以其转换前的账面价值确定。
会计分录为:
A.由自用房地产、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时的原账面余额计量;若转换前为存货,则按账面价值计量)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开发产品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B.由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存货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转换时的原账面余额计量)
开发产品(按转换时的原账面价值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以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的入账价值,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与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开发产品(以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列为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当日的账面价值结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收益)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如果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应当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应当将其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以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准备(转换当时已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列为损失)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开发产品(按转换当时的账面余额结转)
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追加其他综合收益)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一)成本模式下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将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1.收到处置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二)公允价值模式下
一般分录如下:
1.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按当时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也可能在借方)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