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
一、财务报告目标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二、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 可靠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
四、利得与收入的区分
| 界定 | 举例 | |
利得 | 影响损益的利得,即“营业外收入” |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收益; 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收益; |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 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增值; | 处置资产时转入“投资收益” | |
④自用房产、存货转为公允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增值; | 房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 ||
收入 | 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经济利润流入 | ①主营业务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 |
五、损失与费用的区分
| 界定 | 举例 | |
损失 | 影响损益的损失,即“营业外支出” |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损失; 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损失; |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暂时减值; 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减少造成的投资价值减值; | 资产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正式减值时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 |
费用 | 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①主营业务成本; ②其他业务成本; |
8年前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微笔记 第二十八天 贷款和应收款项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概述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例如:商业银行贷出款项;商业购入贷款;商业银行所持没有活跃市场债券/票据;工商企业应收账款等。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特征
该类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1.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2.无活跃市场,这是贷款和应收款项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区别,即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而贷款和应收款项则没有。
(三)不属于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资产
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此类资产应定义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比如证券投资基金等。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原则
1.金融企业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及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应收债权通常按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3.贷款利息收入应按实际利率计算;
4.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三)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贴现时
(1)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不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4.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的
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补价)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支补价)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