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关键考点

冰冰叮当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①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同一控制

非同一控制

合并日的确认

合并日无明确认定标准

款项结清日或法律手续办妥日为购买日

初始投资成本确认原则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合并日被投资方账面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
【注】被投资方的账面价值需在如下前提下认定:
a.被投资方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调整为投资方标准
b.站在最终控制方角度认定被投资方的账面价值;
c.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子公司按照改制时确定的资产、负债经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合并方应当按照取得子公司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d.如果被投资方需编制合并报表,则此账面价值是站在合并报表角度认定。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现金、非现金和代偿负债等合并对价方式的公允口径

以现金、非现金和代偿负债方式为合并对价

合并对价的账面口径加上价内、价外税大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差额,先冲“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再冲留存收益。如果小于则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确认非现金资产的转让损益

不认定非现金资产转让损益;

以换股合并方式为合并对价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于股本时,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小于时,就先冲“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再冲留存收益

公允发行价认定“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合并中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相关管理费用

计入“管理费用

股票发行费用

a.冲“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b.冲留存收益

债券发行费用

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即冲减溢价或追加折价。

  ②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买股票方式

买价-已经宣告未发放的红利+交易费用

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以定向增发股份方式换入长期股权投资

等同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换股合并

以非现金方式换入长期股权投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原则处理

债务重组方式换入长期股权投资

以公允价值口径入账

  【备注】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即使购自于同一集团。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①成本法与权益法适用范围的确认

成本法

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控制

权益法

对联营企业(重大影响)、合营企业(共同控制)的投资

  ②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时的会计处理

  ③权益法下的会计处理

初始投资时

初始投资成本

大于

投资当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对应份额

属于商誉,无需作账。

小于

差额列入“营业外收入

被投资方盈亏时

被投资方净利润需调整为公允口径再认定投资收益

被投资方亏损时的冲抵顺序:
a.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b.长期应收款
c.如有连带责任时,贷记“预计负债
d.如无连带责任时,备查簿登记未入账亏损。
被投资方盈余时,反调以上顺序

顺销、逆销形成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

投资收益=(被投资方净利润-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的本期实现部分)×持股比例;

【备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则反之,但要扣除真正损失部分

被投资方分红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被投资方发生其他综合收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  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通常投资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转投资收益
【注】因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而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在投资处置时不转损益。

被投资方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  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④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该减值不得恢复

  3.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处理
  ①因减资造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
  A.减资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B.剩余股份具备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能力,应将以前的成本法追溯为权益法:

初始投资时的追溯

①如为商誉,无需追溯
②如为负商誉,则追溯如下:

成本法下被投资方盈亏的追溯

盈余时:

亏损时,则反之。

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分红的追溯


  贷: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变动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反之

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或反之

  【备注】因其他投资方增资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投资方应将原成本法追溯为权益法


  ②金融资产转权益法
  A.原股份的公允价值+新增初始投资成本=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
  B.原股份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列投资收益
  C.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匹配的其他综合收益转投资收益
  ③因减资造成的权益法转金融资产
  A.转让部分的股份按权益法下处置投资处理
  B.剩余股份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入投资收益
  C.权益法期间认定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全部转入投资收益
  ④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多次交易完成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

同一控制

金融资产转成本法

原金融资产的公允口径+新增初始投资成本=成本法下初始投资成本;

(原金融资产的账面口径+新增初始投资成本)与(最终控制方角度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份额)之差调整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原金融资产公允口径与账面口径的差额入投资收益

原金融资产的其他综合收益不作处理。

原金融资产的其他综合收益转投资收益

权益法转成本法

原权益法的账面余额+新增初始投资成本=成本法下初始投资成本;

(原权益法的账面口径+新增初始投资成本)与(最终控制方角度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份额)之差调整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原权益法下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作处理


  ⑤因减资造成的成本法转金融资产
  A.减少部分按成本法处置投资处理
  B.剩余部分按公允口径转金融资产,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入投资收益
  4.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
  权益法下需将对应于“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以及对应于“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5.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
  ①合营安排的界定
  ②合营企业与共同经营的区分
  
  ③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
  ――各儿算各儿的。

6638人看过 9年前

全部评论(8)

9年前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