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回顾2

【考点】逃税罪1.犯罪构成(2023年调整)

犯罪客体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犯罪客观方面

(立案追诉)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纳税人:金额+比例+知错不改)(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

2纳税人5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纳税人:金额+比例+前科)

【提示】对于纳税人:只有金额≥10万元且比例≥10%,才有可能构成逃税罪,否则,仅成立一般逃税违法行为(按照《税收征管法》追究行政责任)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对于扣缴义务人:只要逃税金额≥10万元就达到立案追诉标准,不适用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条款)

犯罪主体

特殊主体: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

直接故意(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条款

纳税人有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之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除外

2.逃税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区别

[td]
  

罪名

  
  

涉及主体

  
  

行为

  

逃税罪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共犯

与逃税人勾结,故意不履行依法征税的职责,不征、少征税款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知道行为人的逃税行为,但出于私利佯装不知,对行为人的逃税行为采取放任态度,因此不征、少征税款

221人看过 8月前

全部评论(1)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