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提示】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如一个车间或一个业务部门),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并假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的经营活动将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人为地将其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提示1】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中期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提示2】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会计核算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假设币值基本保持不变。
三、企业破产清算会计
(一)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属性
项目 | 计量属性 | 含义 |
资产 | 资产的价值必须按照破产清算净值来计量 | 在破产清算的特定环境下和规定时限内,最可能的变现价值扣除相关的处置税费后的净额。 |
负债 | 负债必须按照破产债务清偿价值计量 | 在不考虑破产企业的实际清偿能力和折现等因素的情况下,破产企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应当偿付的金额。 |
(二)企业破产清算的账务处理
1.破产宣告日 | 余额结转 | 负债中应付的破产费用支出记入 | 应付破产费用 |
负债中应付的共益债务支出记入 | 应付共益债务 | ||
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收益及所有者权益科目余额转入 | 清算净值 | ||
余额调整 | 资产:按破产资产清算净值调整余额 | 调整差额记入清算净值 |
2.处置破产资产 | 收回应收票据、应收款项类债权、应收款项类投资 | 借:现金、银行存款等 |
出售各类投资 | ||
出售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 | ||
出售无形资产 | ||
破产企业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被国家收回,国家给予的补偿 | 借:现金、银行存款等 | |
破产企业处置破产资产发生的各类评估、变价、拍卖等费用 | 借:破产费用 |
3.清偿债务 | 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 借:应付破产费用、应付共益债务等【已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
支付所欠工资社保、税款等债务 | 借:应付职工薪酬等 | |
清偿破产债务 | 借:××债务 |
【提示1】破产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清偿债务:
借:××负债【按照清偿的价值】
贷:××资产【按照账面价值】
债务清偿净损益【差额,或借】
【提示2】债权人依法行使抵销权:
借:××负债【按照经法院确认的抵销金额】
贷:××资产
债务清偿净损益【差额,或借】
3年前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经典练习】下列会计核算中体现了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经典练习】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破产清算计量属性的有?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