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详细]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详细]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详细]
日积月累的知识点积累是备考的基石,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以下是网校依据2016年注会教材,整理的注会《会计》科目知识点,用于预习阶段学习,...[详细]
选项A,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所以并不是所有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均计入所得税费用。 ...[详细]
企业除应设置损益类科目“所得税费用”和负债类科目“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这两个科目外,还需增加资产类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类科目“递...[详细]
预计负债是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根据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企业应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 一是该义务...[详细]
答: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于2014年6月20日修订并颁布了...[详细]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所得税》准则废除了原有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要求企业全面采用资产...[详细]
企业在生成经营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遇到辞退员工的情况,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支出,按照新准则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的纳税处理各不相同。 ...[详细]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颁布以后,取消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这给很多财务人员...[详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详细]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念、会计核算方法、差异分类、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等变化,详解了所得税费用的计算过程,梳理...[详细]
我国在2006年发布的新所得税准则中,对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进行了规范,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而在新准则...[详细]
大家都说所得税会计非常难以理解,其实所得税会计是简单的,所得税会计实际上只有一个唯一的分录,说到底主要就是围绕一个分录的四个科目进行核算: 借...[详细]
(1)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详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业务越来越多,未决诉讼、为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等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会计上必须对此做出恰当的处理...[详细]
【摘要】针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在会计核算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应付税款法和...[详细]
1.递延所得税负债概述资产的确认,意味着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在未来期间将以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形式收回。当该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计税基础时,应税经济...[详细]
经验分享:需要纳税调整确认递延所得税的资产、负债总结,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详细]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