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返回
关闭
设置
社区首页
cqly1980
照该公司的原核算方式(公允价值计量),年底相关科目为:投资性房地产 4200万,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万 资本公积3000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万,所得税费用770万。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没有影响,故而不用调整应交所得税,但是要调整所得税费用。
该公司原来的会计处理:
转换日3月3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6000
-公允价值变动 4000
贷:在建工程 36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0
12月31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计税基础=36000-36000/25/12*9=36000-1080=34920
账面价值=42000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2000-34920=7080
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7080*0.25=1770
应当确认所得税费用=(7080-4000)*0.25=770
应当冲减资本公积=4000*0.25=1000
借:资本公积 1000
所得税费用 77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
现在按照成本模式进行计量,当年应当计提折旧1080万元,也就是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36000-1080=34920,等于计税基础。不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费用。也就是对上面的分录进行更正:
分步调整:
调整初始确认
借:投资性房地产 36000
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6000
-公允价值变动 4000
调整年底会计处理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
所得税费用 77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8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80
将以上分录合并:
借:投资性房地产 36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
其他业务成本 1080
贷: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6000
-公价值变动 6000
所得税费用 77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80
13年前
暂无评论
我来回复
该公司原来的会计处理:
转换日3月3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6000
-公允价值变动 4000
贷:在建工程 36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0
12月31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计税基础=36000-36000/25/12*9=36000-1080=34920
账面价值=42000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2000-34920=7080
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7080*0.25=1770
应当确认所得税费用=(7080-4000)*0.25=770
应当冲减资本公积=4000*0.25=1000
借:资本公积 1000
所得税费用 77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
现在按照成本模式进行计量,当年应当计提折旧1080万元,也就是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36000-1080=34920,等于计税基础。不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费用。也就是对上面的分录进行更正:
分步调整:
调整初始确认
借:投资性房地产 36000
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6000
-公允价值变动 4000
调整年底会计处理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
所得税费用 77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8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80
将以上分录合并:
借:投资性房地产 36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770
其他业务成本 1080
贷: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6000
-公价值变动 6000
所得税费用 77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80
13年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