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束了,多说一些。我是笨鸟。说点走过很多弯路的笨鸟的经验。
2011年8月拿下ACCA后曾下定决定再也不考任何会计证书。
2012年进4大审计因为考核压力无奈参加CPA考试,但是因为态度原因一直没有过一门。
2014年老板在我一门CPA没有情况下给升了高级审计员(当年4大各家这种情况基本delay),但是要求过CPA。当年9月婚礼,也是9月考试,拼命超低分过了会计税法。
2015年中从所里出来去了一家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后台审批岗,和很多所里出来的朋友一样,不在有CPA考核压力,所以当年一度想弃考,不过国庆期的前期终于想明白了,决定继续先考一门,无奈复习时间很短,当年财管最后58分没有过。
2016年转型跳槽去金融机构前台,工作时间占用和业绩压力都很大,但是固执的想拼4科。吸取2015年教训,6月就考试准备,每天下班到家9点后保证3小时复习,同时每天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复习。复习状态其实没有问题,但是在国庆节被某些模拟题班的宣传带偏,从细节复习变成试卷背诵。结果4科目全部55+,但是没有过一科。
2017年因为有了小朋友,同时工作职级上升,时间继续缩水,吸取2016年过分激进和投机取巧的教训,当年只专心准备2科,当时不在相信任何模拟题班;当年只过财管一科。不知道为什么经济法从2016年的57.5掉到2017年的48分。
2018年,还剩审计,战略,经济法,不过任何一科将导致2014年过的会计税法循环。为了保证过,每天早晨5点半出门,6点半到公司复习到8点半,中午午休复习,晚上回家看3小时,坚持了3个月,最后3科贴着70-全过进入综合阶段。
2019年4月跳槽去了另一家金融机构,固定收入已经是2012年的10倍,伴随的是更大工作压力,更多的加班,8月考试还在试用期,因此没有假期。所以整个复习计划是从8月初开始,因为带小朋友的原因,周末也被砍了一天。其实基本就是工作日每天搞3小时,然后全职复习的天数不超过4天,且没有连续2天是整天复习。
最后能过还是因为运气好,其实到今天,CPA证书或者是ACCA对我帮助已经很小很小了,但是没有办法,内心深处还是一个财务,或许有一天会回来继续做财务相关的事情。
总结这几年CPA的教训,就是3点:首先就是要坚定,做了就要坚持做下去,排除干扰,过程中有很多干扰,任何决心的摇摆都会直接影响结果。
第二就是不要投机取巧,不要太相信模拟题等短平快的方式。虽然经常有人说复习很轻松,时间很短,最后也能过。但是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找出一个这样方式过的大牛,其实可以找出100个反例。
CPA对绝大多数的人就是一个靠时间,靠复习的细致度去拼的考试。
第三就是对在职,甚至还要带娃的朋友而言,时间真的太宝贵了。其实我觉得一年2科考是最合适,2016年那个12月那个周5打开成绩看到4科55+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毕竟不像在所里或者是学校。稳扎稳打保证成功率,同时对自己时间要求也会低很多,自己的精神状态也会放松不少。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全部评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