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一)】转自网校

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一)


  一、增资导致金融资产核算转为权益法核算

  【解答】

  假定有一个杯子,杯子中有10%的果粒橙(下图杯子中的圆圈代表果粒橙中的果粒),现在想要得到有30%可乐的杯子,大家想想该怎么办呢?

  ——可以将果粒橙全部倒出去,然后再倒进可乐。


  这里10%的果粒橙就相当于是金融资产,30%的可乐就相当于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倒出去果粒橙就是处置了金融资产,然后倒入可乐就相当于重新购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理论总结:

  (1):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原10%公允-账面)

        银行存款等(新增投资成本)

(2)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

  (3)后续是权益法计量,所以要比较上述计算所得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二、增资导致金融资产核算转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核算

  【解答】其实理解同上,也相当于是10%的果粒橙变为了60%的可乐,先倒出10%的果粒橙,然后重新倒入60%的可乐。


  理论总结:

  (1)借: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账面)

        银行存款等(新增投资成本)

  (2)购买日之前持有金融资产过程中,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等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三、增资导致权益法核算转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核算

  【解答】

  这里不管是权益法还是成本法都是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所以资产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动,就相当于是将30%的果粒橙变为60%的果粒橙。

  可以直接在原30%果粒橙的基础上再倒入30%

  所以不用像上面分析的那让先倒出来,再倒入了。即不涉及处置原股权了。

  理论总结:

  (1)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原持股部分的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等

  (2)购买日之前持有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在转换日不做处理。

  四、多次交易达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金融资产转为同一控制下成本法、权益法转为同一控制下成本法)

  【解答】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理解为是一个集团,相当于企业内部的核算,不认可公允,不确认处置损益。所以此时长投入账是以被投资方相对于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而言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认。

  理论总结: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者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等(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差额,或者借方,借方不足冲减,冲留存收益)

  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还是可以找到好多规律的,比如说:

  【1】前面四种转换,资产性质发生了变化,新资产入账肯定是按照其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的,还要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

  【2】转换日是否转出涉及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只要资产的类别发生变化,如果原持股部分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等,那么转换日需要转出。(特殊的是金融资产转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虽然类别变化,但是因为是同一控制下的,转换日不用转出)

5942人看过 7年前

全部评论(5)

冰冰叮当

7年前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