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和胡蝶一起过中级}{知识点梳理}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及方法——第十九章

第一步:税前调整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第二步:所得税的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引起暂时性差异变动——确认或转回递延所得税

                     引起纳税义务变动——调报告年度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与应交所得税的调整,应分别从各自角度进行独立分析,某些调整事项可能既影响递延所得税又影响应交所得税,某些调整事项可能仅影响递延所得税或应交所得税

1、判断是否调整递延所得税时,应从资产、负债的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出发,分析资产、负债的暂时性差异是否发生变动,如果发生了变动,则一般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

例如:日后期间因诉讼案件结案而调整预计负债;日后事项表明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不合适而调整减值准备(如补提或转回坏账准备)等

2、判断是否调整应交所得税时,应从企业纳税义务的角度出发,分析调整事项是否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变动。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变动,则一般应调整应交所得税(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

例如:日后期间诉讼案件结案,赔偿款实际支付时相关赔偿损失允许税前扣除;在报告年度已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在日后期间发生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等。

【提示】如果调整事项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则一般不调整报告年度“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的金额(除非税务机关允许调整)

第三步:留存收益的调整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同时调整相应的盈余公积科目

【提示】前期差错更正、日后调整事项在追溯调整时,涉及损益时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最终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科目余额转入留存收益;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时,直接调整留存收益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

第四步:报表项目调整

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期末数

利润表——相关项目的上期金额、本期金额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关项目的上年金额、本年金额

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的相关项目

附注——如果涉及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提示】对于调整事项,如需追溯调整报告年度的以前年度,则需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利润表的上年数等,如果仅需追溯调整报告年度,则需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利润表的本年数等。

2656人看过 9年前

全部评论(6)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