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普通人一年过5科的备考经历

我是一个89年出生工作在职还有两娃的普通备考人,2021年11月下旬开始备考CPA,目标一年过6科,实际通过了5科。
成绩公布后,有人来问我一年过5科的经历,我整理了一下,觉得影响CPA备考有几大因素:时间、动力、基础、能力。
CPA考试说难其实也不难,毕竟那么厚的一本书浓缩于一张试卷中,决定着考试大概率是重广度而兼具一定深度。所以,这是为什么都强调重基础,把基础知识点吃透,则万变不离其宗,披再多马甲,也逃不过我们的“火眼金睛”。
CPA考试的难可能就难在科目多内容杂,这就决定着考生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所谓的5个因素,实际核心点都落脚在时间上。假设CPA备考所需的时间为X,那么动力充足的考生,一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也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基础好的考生比基础差或零基础所需的时间肯定更多,学习能力强自律性好的考生对比能力弱的考生,也必定更事半功倍。
所以,考生报考之前可以自我评估一下。
首先,你想要拿证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CPA对你的重要程度决定着你给它分配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对我们重要的不止考试一件事。有些人忙于工作或带娃没时间备考,也很正常,谋生或者孩子的重要性是大于考证的。每个人的重要优先事项不一样,尤其经历了这三年的疫情,对人生又会有些不一样的感悟,如果能理一理这些事项,再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那么无论考不考证,我们都会更坦然,会减少很多纠结焦虑。
另一方面,人的潜力可大可小,当你特别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是千方百计排除万难地去做。如果能有一个重要的考证原因,充足的考证动力,就能充分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它还会成为一块蓄电池,在新鲜感散去的时候,持续供电,支持我们坚持学习不会半路放弃。
像我自己,2022年因为各种原因,考证的意愿非常强烈,备考的动力就很充足,备考的过程中没有过任何放弃的念头,上班之外就只关注考证这件事情,之前我也不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但这一年就像被设定了一个自动学习程序,到点就自动上课、看书、做题,有时候松懈了,还自带调整程序,很快能调整回来。我自己是很重视内生动力这个因素的,如果让我说,我能过5科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我很想拿证,非拿不可的那种。
前面的动力是主观因素,那其他几个因素就是客观现实,自己的基础好不好,学习能力强不强自律能力行不行,综合主观意愿与客观能力,我们就能知道自己该花几年时间去拿证,每年花多长时间去学习了。
我当时是这么考虑的,我会计财管税法经济法都有一定基础,相当于新增审计战略两科新科目,而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审计,对于理解审计有帮助,战略难度又没那么大,所以一年内备考6可具有实现性。另外我学习能力还可以,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一遍遍复习巩固;自律性不太好,但我正想通过这一年时间,培养良好习惯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所以,我决定搏一搏,一年把6科都考了。
再来说一说学习时间,CPA备考路上最大的敌人应该就是时间了。前面说的因素实际上都是为了落实“时间”这个因素。动力是为了保证时间的持续供应,基础和能力是用于估算需要花费的大概时间。而我们实实在在能落实的时间,是考试能否通过的最大因素了。
我虽然在职考证家里还有俩娃,但2022年刚好工作不忙,两个孩子都在上幼儿园,处于生活能自理又还不需要辅导作业的期间,我察觉这一年是一个很好的空档期,所以跟家人沟通好考证的事情。备考期间,除了工作以外就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孩子基本放手不管,也没做过任何家务,周末两天全部上课,工作日只要不加班,晚上必须学习3个小时以上。考前七八月份还请了长假,保证了充足的学习时间。
大部分考生也都是在职考证的,上班已经很忙,上班以外还有很多琐事,怎么化繁为简,保证集中某一段时间或者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来专注投入地学习,是非常重要。
对于在职的考生,怎么花最少的时间备考,有一说一,报班无疑是值得考虑的,既可以弥补部分考生基础与能力不足的短板,又能大大节约时间。我决定备考的同时也决定要报个班,来帮助学习节省时间。因为我开始备考的时候,离2022年度考试只剩下280天,280天备考6科,时间真的很紧张。怎么在有限时间内学完课程并合理分配各科时间,报班对我帮助真的挺大的。
因为我上的是直播面授课,相对录播课来说,本身课时就少,所以课程内容也更加得重点分明详略得当,这里就能节约很多时间。另外,我是6科一起上,每科的课时已经根据各科特点做过分配,所以,我自己没有做很细致的计划,也是把握“重点科目多花时间”的要点,都跟着安排的班次走,老师课讲到哪里就复习到哪里题做到哪里,保证了备考进度和各科时间的合理分配。
身边有一些人来问我学习的事情,我一般建议条件允许就报个班。具体报什么班次,要么花时间要么花钱。想要节省成本又时间允许,那就考虑录播课,相比自学课本,已经提炼过重点,自己合理安排好时间慢慢学;如果时间有限条件可以,那就花钱买时间,可以考虑直播课面授课,学习更精华的重点,也帮你安排了进度,同时定时定点上课大家一起上课,也是一种无形的监督。
最后,再来说一说“学习经验”,这只是我个人的情况哈。我觉得只说学习本身,大家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应该都是知道怎么去学习的,而且每个人情况不同,习惯也不一样,是没有太多共通的方法的。
如果一定要说,我个人是觉得打好基础。先把知识点的讲解听一遍或者几遍,知道理解熟悉,然后再做题巩固,直到真正吃透。这个过程无疑是枯燥又漫长的,我脑海里经常闪现的一幅画面是:茫茫土地上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土包,而我开着一台推土机,需要把这些土包都铲平。想想就好绝望啊!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耐着性子一点点向前推进。
但是想象铲平的这个过程呢,也很有趣的,学霸开的是最新的高科技产品,唰唰唰几下就能推平一个,普通人开着半新不旧的机器,哼哧哼哧的就有点费劲了。报班学习的人就好比加装了辅助工具,帮你识别一下,这这这这些小土包凸得不影响整体可以忽略,再给你搞个小小外挂,铲土包的时候可以省点力气省点时间。
打好基础之后,能有时间考前冲刺做整套真题模拟题是最好的,知识点是基础,但还需要知道考试的实际情况、答题的套路、适应考试的节奏等等。因为时间紧,我只是把知识点都推过一遍、再勉强复习了一遍,整套的模拟题和真题根本没有时间做,上考场相当于第一次做完整的套题,本身就时间有限,然后人会紧张,很容易就脑袋发懵。这也导致我第一天考下来人都崩溃了,审计→财管→战略,感觉考得一科比一科差,当时觉得这次完了,搞不好一科都过不了,第二天是咬着牙坚持去考另三科的。这里提醒一下要备考多科的考生,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除非准备得非常充分,否则光是两三天之内高强度的考试频率可能都让人承受不了,也有可能被某一科的成绩影响了情绪,会连累其他科目的考试。
但是,话说回来,这又侧面说明了打基础的重要性,审计、战略是我第一次接触的科目,财管是我觉得比会计还可怕的科目,所以,战略、财管我都是比较重视的,也都花了不少时间,基础打得比较牢,所以虽然战略觉得挺难题也没做完,财管的综合题也没做,但这两科都过了。而审计,虽然第一次学,但总觉得自己做过实务,确实轻视了,分配的时间不够,有些知识点的理解似是而非,所以审计最后差了3.25分,我觉得也无可厚非。
总之,因为很多人都是在职考证时间有限,那在有限时间内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我个人的这个打基础包括对应知识点的做题,做题才能检测是否真正弄懂了这个知识点,也能知道这个知识点常见的出题套路),只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把土包铲得像模像样,大多数都能通过考试了,毕竟考证不需要达到通过水平仪测试的平整度,60分万岁!
9589人看过 1年前

全部评论(3)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