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征文36:【路漫漫,注会伴】三年征程,终于结束 ,经受折磨,终有所获

等成绩的心情远不如去年急切,去年从1223号,就盼着成绩出来,眼巴巴的等了两个星期,而且过几科不过几科的,心理饱受折磨。但真到12月份了,心情还是有点小期盼。126号没出成绩,想着就下个星期了吧。没想到7号上午的时候,所里的实习生告诉我说可以查成绩了,她通过注协网站看到了,科目成绩确实是今年的,但标题还是2017年,我赶紧上去查,但没赶上趟。中午吃完饭,想着上论坛看看,结果好多人说查成绩的,我也看到了,页面很简单,职业能力综合测试72.75分,带着一丝丝的怀疑,等待了两天,再次确定的,就是这个成绩。

知道通过之后,没有惊喜,像是意料之中收货,只是感觉心里的一小块石头落地了,从第一眼看会计书开始,接近整整三年了,初中、高中也就这段时间该毕业了。

经历了前两年备考的痛苦折磨,最后这一年算不上有多艰难,但走进考场之前,心情依然是忐忑不安,六门课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教材每年或多或少都有改动,涉及的知识面太多了,自己的复习时间确实很有限,比前两年都少的多。

4月份的复习开了一个头之后,由于亲人生大病,宝宝要人照看,正好还赶上自己换工作,一时间完全没空去管学习的事。一直到6月底才稍微消停一些,一周大多数时候都能有两个小时学习的时间,加上上下班地铁的一个多小时,用来进行综合阶段的学习。

不过,实际走出考场的时候,心理其实已经觉得能过了。我上午走出考场前,做的最保守的估计,职业一能拿30分,下午结束,计算的职业二最少能拿33分。感觉综合阶段的考试重点确实很明确,每年经常涉及的一些考点,能有七十多分的基本盘,剩下有十几分也是这六门考试中经常涉及的,考核范围比较大的冷门考点不足十分,把每年综合经常涉及考点掌握,背诵下来,基本及格就没问题了。如果追求高分的话,复习范围可能就要扩大很多。

综合阶段,是已表达观点为主,侧重于考察该如何处理问题,与专业阶段的考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各位经过了专业阶段重重磨难来到专业阶段的战友,在复习思维上要有所转变,复习方式也要有所不同。但这种转变,与专业阶段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起来,算不上困难。具体转变的方式,我感觉多听听老师们讲的课,尤其是在预习班或前言讲解的时候,授课老师会有所强调,在具体课程案例的讲解中也会有提交;另外就是看看历年试题的答题方式,看个一两套大家应该都能明白。

具体到各个科目,我自己的感受如下

职业一:会计审计的比重差不多占大头,税法涉及两道题,十分多一点,陈楠老师虽然讲课的方式让人听着有点难受,但讲的内容确实挺有用,习惯了就好。

会计试题中涉及的写会计分录很少(不超过两笔),主要是要写会计处理原则,讲对具体事项该如何处理,为何该这样进行处理。今年更新比较大的金融资产、政府补助、收入准则都有考核到;是否纳入合并,该采用哪种方式合并,按什么原则进行处理,至于如何编合并分录,就不具体去考察了

审计试题,比专业阶段综合性要强一些,比如有的试题会问考生,针对项目组成员的一系列行为哪些处理不正确,为什么不正确,正确该如何进行处理,而专业阶段的简答综合,只是对单一事项进行判断处理,这要求考生的平时判断后思考要多一些。

税法的试题,经常是同一个纳税事项,涉及的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分别该如何处理,可能还有涉及的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城建税等小税种如何处理,与实务更加贴近一些,就如同会计师帮企业处理问题,各税种都需要处理。

职业二,基本是以公司战略为主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融资和筹资的部分对财管和经济法的知识进行考察。杭建平老师的讲课内容比较紧凑,一节一节连贯性很好,

公司战略:与专业阶段的考察点差别倒是不大,重点是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对战略实施今年也是考到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可能会有所涉及,但重点考察范围没有专业阶段那么广了,跟着老师的授课,基本就能覆盖重点。

财管试题,与专业阶段的考察重点完全不同,那些复杂的计算基本不会涉及,对公司上市、增发、发债的一些关键财务指标,知道怎么算就行。在专业阶段中,经常只是考察一小问的主观题,在综合阶段的考试中出现的概率更高。

经济法,公司法和证券法是考试重点,基本就是围绕公司上市、发债的方方面面,在这一块和财管结合比较多,只要把这些关键条件记住,相信大家都能判断好了答题。

个人感觉职业二比职业一要相对简单一些,毕竟职业一几本教材的厚度摆在那儿,需要的个人判断更多。职业二需要记忆的重点比较突出,基本盘更好把握一些。我个人复习时间相对比较有限,没有向专业阶段的复习那样严格按三步复习法来进行复习,把预习班和基础班的课件都听完了,除了把收入那张的教材看了 一下,六科的教材基本都没看。是想多做一些题的,但是时间确实很有限,买了一本辅导书,各科的题都做了一些,开始是按顺序做,后来自己感觉差一点的部分挑着做了做。最后时刻,就是靠背冲刺串讲班的讲义。杭建平老师的讲义直接背下来就行,陈楠老师的讲义还得自己从基础班的讲义里去找寻,或许找寻的过程也算是复习巩固吧。最后模拟题做了两三套,熟悉熟悉答题的节奏。综合阶段一门课三个半小时,确实时间很长的,对个人的精力是个更大的挑战。综合阶段都是主观题,想答的比较充分的话,时间也不会空余特别多,但不像专业阶段各科答题的时间。都是主观题,打字速度会有影响,各题答多答少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各位战友们对考试时间不要担心,把控好各道题的时间,总时间就没问题。

总的来说,在综合阶段开始前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但实际上综合阶段,只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中,最后的那十里,只是最后拿到证书前必经的一步,知识面是很大,但其实比前些年的路相对要轻松许多。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准备综合阶段的考生们减减压,只要把握好大方向,胜利就在眼前。

回顾这三年,网校指引陪伴了我很多, 这三年中,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引导教诲,自己可能要摸索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在感到疲倦困惑的时候,与论坛战友的分享交流,自己可能难以安定下浮躁的心,一点点的学习巩固。

这三年,老婆和父母对我的支持也很多,牺牲也很大,装房子、结婚、照顾孩子的这些事情,都随着CPA的考试周期而变动,尤其是接近考试前的几个星期,家里的各种事情都为考试而让路,所幸这种日子终于过去了,随着今年税务师最后一门涉税实务考试的通过,三年收获初级、注会、税务师,为自己转行而开启的考证之路,算是这三年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通过考试,只能算是事业起步的一个开始,前路依然漫长。去年刚考试的时候,是在和以前单位的领导去法院的时候,知道专业阶段通过了,心理很是犹豫,是该继续在现有单位与财务有点关系的岗位上继续工作等待提拔的机会,还是找家事务所重新开始?是现在就找事务所还是等考完综合阶段再去?也不敢在一些场合透漏太多,怕万一去不了事务所在原单位就不好干了。

到今年4月之前,投出去的简历都是石沉大海,去哪专业阶段合格证的时候,接到通知去参加注协组织的人才交流会,到现场一看就是招聘会,还好提前有点预期准备了简历。参加这活动的是在工作时间,当时因为工作太紧差点去不了,去现场了单位的事还打了好几个电话,但人生的转折往往也就在短短的这段时间开始酝酿。财管工作经历很薄弱,又没有审计工作的经历,在交流会现场确实就受到过鄙视,“我们招审计助理只要应届毕业生”,“我们只要有审计工作经验的”;有些现场的人员礼貌的聊了几句,收下了简历,只是后续也没再收到联系;也有一家在天津刚刚设立的事务所,说你只要来就行。咨询过一些前辈之后,觉得业务不多的事务所,不适合我这种没审计工作经验的人。

通过这个交流会,先是收到了一家事务所的就职邀请,是一家与我们原公司业务往来比较多的事务所,收到通知后,和家人思考讨论了好久,确实是要离开曾工作了8年的原单位,决心难下啊。最后想去了,但因为就职时间和离家远的因素,也没有去成。后来又获得了一个面试机会,面试完之后等到第二天通知我通过了,心理暗自高兴。后来通知智联招聘,又获得了一个面试机会,经过了初面和复面之后,也收到通知可以入职。在办理离职手续的过程中,有了两个入职的机会,一家离家近,但基本工资少;一家离家远一些,但还算勉强能接受,工作高一些,最后选择了这家没有上市公司资质,但在天津本地规模还可以事务所。总的来说,我接近30岁,过了专业阶段,没有审计经验,财务工作经历也比较薄弱,到HR那儿简历很可能就被筛掉了,但如果能进入到事务所高管或合伙人这个级别的专家人士那儿面试,还是很有机会的。各位想转行到事务所的考友,面对简历没有回应不要灰心,想进入事务所,可能只需要一个面试就够了。但工资确实不要期盼太高,这大半年下来,分的奖金也很少,可能年终会多一些吧,现在也不知道。

来所里这半年多,稀里糊涂跟着做了几个项目,基本就是在拍照打印,跟着整理一些底稿。同事陆陆续续有几个辞职的,到十二月份的时候,所里就给安排让我做几个小户的年审,又因为今年跟着的大项目,有两个几年没审的小单位让我也是做年审,这几个还都要过年之前出报告。一月份的安排,现在就已经让人感觉头大了,到时候注定不会轻松。或许就像曾经共事过几天后辞职的同事告诉我的,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也是从啥都不会,被推着,自己知道怎么干出来,或者只要能在所里坚持下来,一点点就能胜任了吧。

新的一年,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不断涌现新的知识要去学习,然后再去帮客户解决问题,前路注定充满坎坷,希望自己能不断前行!

3204人看过 5年前

全部评论(13)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