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关闭
设置

2016审计笔记,必须暗自努力才能称心如意!

必须暗自努力,才能称心如意!加油!

99737人看过 8年前

全部评论(561)

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0  

知识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

0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0

1.接受客户订购单

客户提出订货要求是整个销售与收款循环的起点。很多企业在批准了客户订购单之后,下一步就应编制一式多联的销售单。销售单是证明销售交易的“发生”认定的凭据之一,也是此笔销售的交易轨迹的起点之一。

客户订购单是来自外部的引发销售交易的文件之一,有时也能为有关销售交易的“发生”认定提供补充证据。

0

2.批准赊销信用

设计信用批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坏账风险,因此,这些控制与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计价和分摊”认定有关。

0

3.按销售单供货

已批准销售单的一联通常应送达仓库,作为仓库按销售单供货和发货给装运部门的授权依据。

0

4.按销售单装运货物

装运部门职员在装运之前,还必须进行独立验证,以确定从仓库提取的商品都附有经批准的销售单,并且,所提取商品的内容与销售单一致。

0

5.向客户开具账单

为了降低开具账单过程中出现遗漏、重复、错误计价或其他差错的风险,应设立以下的控制程序:

①开具账单部门职员在开具每张销售发票之前,独立检查是否存在装运凭证和相应的经批准的销售单。

②依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目表开具销售发票。

③将装运凭证上的商品总数与相对应的销售发票上的商品总数进行比较。

④独立检查销售发票计价和计算的正确性。

0

6.记录销售

①只依据附有有效装运凭证和销售单的销售发票记录销售。——“发生”、“截止”认定

②控制所有事先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发生”、“完整性”认定

③独立检查已处理销售发票上的销售金额与会计记录金额的一致性。——“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④记录销售的职责应与处理销售交易的其他功能相分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⑤对记录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记录的接触予以限制,以减少未经授权批准的记录发生。——财产安全控制

⑥定期独立检查应收账款的明细账与总账的一致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⑦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并要求客户将任何例外情况直接向指定的未执行或记录销售交易的会计主管报告。

0

7.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0

8.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

0

9.注销坏账

0

10.提取坏账准备

8年前

【知识点】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0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其中实质性程序又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0

注意:拟设计和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应当与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具备明确的对应关系。

0

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的考虑因素:

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① 风险的重要性;

② 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③ 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

④ 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人工控制还是自动化控制?);

⑤ 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注意:如果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预期内部控制运行有效,随后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就必须包括控制测试,且实质性程序会受到之前控制测试结果的影响。

0

方案的选择:

注册会计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奠定了基础。

由于综合性方案审计成本通常要低。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综合性方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将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如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就必须实施控制测试,才可能有效应对评估出的某一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

如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程序未能识别出与认定相关的任何控制,或注册会计师认为综合性方案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就是适当的。

0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进一步审计程序性质的含义: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

① 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② 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

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对特定认定错报风险的效力不同:

对于与收入完整性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控制测试通常更能有效应对;

对于与收入发生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实质性程序通常更能有效应对。

0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的选择: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其次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原因

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高,从而可能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综合运用。

如果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拟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0

作业:

在识别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未向注册会计师披露的诉讼事项时,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通常无效的是( D )。

A.复核法律费用账户记录

B.查阅治理层的会议纪要

C.查阅被审计单位与外部法律顾问之间的往来信函

D.根据管理层提供的诉讼事项清单,检查相关的文件记录

0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在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获取什么期间或时点的审计证据)

0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的选择

注册会计师可以在期中或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

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0

作业:

下列有关实质性程序时间安排的说法中,错误的( D )。

A.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越薄弱,注册会计师越不宜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B.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某项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越应当考虑将实质性程序集中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

C.如果实施实质性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难以获取,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D.如在期中实施了实质性程序,应针对剩余期间实施控制测试,以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合理延伸至期末

---------------------------------------------------------------------------------------------------------------------------------------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的含义: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

0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考虑的因素:

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8年前

【知识点】分析程序

0

一、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强制使用)
1、目的:

在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程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具体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2、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这个阶段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要求】。

注册会计师无须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每一方面时都实施分析程序。例如,在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中,注册会计师一般不会运用分析程序。

3、风险评估过程中运用的分析程序的特点:

① 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其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中账户余额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使用的分析程序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并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② 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比,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并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证水平。

0
二、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任意选择)
1、目的:

在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程序作为实质性程序的一种,单独或结合其他细节测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2、适用条件:

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

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低且数据之间具有稳定的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可以减少细节测试的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

3、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并不是必须使用分析程序,这是因为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实施细节测试而不实施分析程序,同样可能实现实质性程序的目的。

分析程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财务报表认定。

从审计过程整体来看,注册会计师不能仅依赖实质性分析程序,而忽略对细节测试的运用。

0

在设计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无论单独使用或与细节测试结合使用,注册会计师都应当:

① 考虑针对所涉及认定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的细节测试(如有),确定特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这些认定的适用性;(适用性)

  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期内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② 考虑可获得信息的来源、可比性、性质和相关性以及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评价在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时使用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可靠性)

③ 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并评价预期值是否足够精确以识别重大错报(包括单项重大的错报或单项虽不重大但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错报);(作出预期)

④ 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结论)

  可接受的差异额是指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差额,注册会计师认为该差额无须做进一步调查。计划的保证水平越高,可接受的差异额越小,注册会计师就需要收集越多审计证据,以尽可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获取计划的保证水平。

0

如果实施分析程序,识别出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的波动或关系,或与预期值差异重大的波动或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下列措施调查这些差异:

① 询问管理层,并针对管理层的答复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

② 根据具体情况在必要时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0
三、分析程序用于总体复核(强制使用)
1、目的:

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是一致的。

2、总体要求:

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在已收集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合理性作最终把握,评价报表仍然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考虑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以便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这时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要求

3、总体复核阶段分析程序的特点:

① 与风险评估阶段的分析程序比较:

两者使用的比较和分析的手段基本相同,但目的不同,实施分析程序的时间和重点也不同,以及所取得的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同。

② 与实质性分析程序比较:

  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并非为了对特定账户余额和披露提供实质性的保证水平,因此并不如实质性分析程序那样详细和具体,而往往集中在财务报表层次。

4、再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在运用分析程序进行总体复核时,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考虑对全部或部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评估的风险是否恰当,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价之前计划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

---------------------------------------------------------------------------------------------------------------------------

作业

甲公司2014年度的存货周转率与2013年度相比有所下降。甲公司提供的以下理由中,不能解释存货周转率变动趋势的是( B )。

(假设甲公司该存货周转率的计算主要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业绩)

A.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比2013年度下降了10%,甲公司从20141月开始将主要原材料的日常储备量增加了20%

B.甲公司主要产品在2014年度市场需求稳定且盈利,但平均销售价格与2013年度相比有所下降,并且甲公司预期销售价格将继续下降

C.甲公司在2014年第4季度接到了一笔巨额订单,订货数量相当于甲公司月产能的120%,交货日期为201511

D.20146月开始,甲公司将部分产品针对主要销售客户的营销方式由原先的买断模式改为代销模式

8年前

会计分录测试

会计分录的其他调整的类型标准会计分录

记录被审计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或经常性的会计估计(受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和其他系统性控制的影响)

非标准会计分录

记录被审计单位日常经营活动之外的事项或异常交易(具有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

其他调整

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作出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不受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分录测试的步骤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流程,以及针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已实施的控制,必要时,测试相关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确定待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的总体
,并测试总体的完整性;
③从总体中
选取
待测试的会计分录及其他调整;
测试
选取的会计分录及其他调整,并记录测试结果。
(釆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或电子表格,可以显著提高会计分录测试的效率和效果。)

针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针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已实施的控制,有助于其确定会计分录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的总体的完整性

首先需要确定待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的总体,然后针对该总体实施完整性测试:
①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中导出所有待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
②加计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导出的所有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中的本期发生额,与科目余额表(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借方累计发生额、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期末余额)中的各科目本期发生额核对相符;
③将系统生成的重要账户余额与明细账和总账及科目余额表中的余额核对,测试计算准确性;
④检查所有结账后作出的与本期财务报表有关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测试其完整性;
⑤将总账与财务报表核对,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调整。

选取并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时考虑的因素

①对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②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已实施的控制。
③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过程以及所能获取的证据的性质。
④虚假会计分录或其他调整的特征。
⑤账户的性质和复杂程度。

⑥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处理的会计分录或其他调整。

8年前

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总体应对措施(针对报表层)

在针对评估的由于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时,注册会计师应当:
①在
分派和督导项目组成员
时,考虑承担重要业务职责的项目组成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考虑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②评价被审计单位
对会计政策(特别是涉及主观计量和复杂交易的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是否可能表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
③在选择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增加审计
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针对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①改变拟定审计程序的“性质”

包括更加重视实地观察或检查,在实施函证程序时改变常规函证的内容,询问被审计单位的非财务人员等。

②改变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针对本期较早时间发生的交易事项或贯穿于整个本期的交易事项实施测试。

③改变审计程序的“范围”

包括扩大样本规模,采用更详细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等。

针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的程序①调整项目

测试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做出的会计分录以及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作出的其他调整是否适当。

②估计项目

复核会计估计是否存在偏向,并评价产生这种偏向的环境是否表明存在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③异常项目

对于超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或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以及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其他信息而显得异常的重大交易,评价其商业理由(或缺乏商业理由)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从事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或掩盖侵占资产的行为。

8年前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活动内部控制控制测试
计划生产安排生产 根据经审批的月度生产计划书,由生产计划经理签发预先按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抽取生产通知单检查是否与月度生产计划书中内容一致
发出原材 (1)仓库管理员应把领料单编号、领用数量、规格等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经仓储经理复核并以电子签名方式确认后,系统自动更新材料明细台账 (1)抽取出库单及相关的领料单,检查是否正确输入并经适当层次复核
(2)原材料仓库分别于每月、每季和年度终了,对原材料存货进行盘点,会计部门对盘点结果进行复盘。由仓库管理员编写原材料盘点明细表,发现差异及时处理,经仓储经理、财务经理和生产经理复核后调整入账 (2)抽取原材料盘点明细表并检查是否经适当层次复核,有关差异是否得到处理
生产产品核算成本 (1)生产成本记账员应根据原材料出库单,编制原材料领用凭证,与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的生产记录日报表核对材料耗用和流转信息;由会计主管审核无误后,生成记账凭证并过账至生产成本及原材料明细账和总分类账 (1)抽取原材料领用凭证,检查是否与生产记录日报表一致,是否经适当审核,如有差异是否及时处理
(2)每月末,由生产车间与仓库核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转出和转入记录,如有差异,仓库管理员应编制差异分析报告,经仓储经理和生产经理签字确认后交会计部门进行调整 (2)抽取核对记录,检查差异是否已得到处理
(3)每月末,由计算机系统对生产成本中各项组成部分进行归集,按照预设的分摊公式和方法,自动将当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按比例分配;同时,将完工产品成本在各不同产品类别中分配,由此生成产品成本计算表和生产成本分配表;由生产成本记账员编制成生产成本结转凭证,经会计主管审核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3)抽取生产成本结转凭证检查与支持性文件是否一致并经适当复核。
(4)预设的分摊公式和方法是否存在变更,变更是否经适当审批。当然,必要时应当考虑利用计算机专家的工作
储存产品发出产品 (1)产成品入库时,质量检验员应检查并签发预先顺序编号的产成品验收单,由生产小组将产成品送交仓库。仓库管理员应检查产成品验收单,并清点产成品数量,填写预先顺序编号的产成品入库单经质检经理、生产经理和仓储经理签字确认后,由仓库管理员将产成品入库单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自动更新产成品明细台账并与采购订购单编号核对。(1)抽取产成品验收单、产成品入库单并检查输入信息是否准确
(2)产成品出库时,由仓库管理员填写预先顺序编号的出库单,并将产成品出库单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经仓储经理复核并以电子签名方式确认后,计算机系统自动更新产成品明细台账并与发运通知单编号核对。 (2)抽取发运通知单、出库单并检查是否一致
(3)产成品装运发出前,由运输经理独立检查出库单、销售订购单和发运通知单,确定从仓库提取的商品附有经批准的销售订购单,并且,所提取商品的内容与销售订购单一致。 (3)抽取发运单和相关销售订购单,检查内容是否一致
(4)每月末,生产成本记账员根据计算机系统内状态为 “已处理”的订购单数量,编制销售成本结转凭证,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经会计主管审核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4)抽取销售成本结转凭证检查与支持性文件是否一致并适当复核
(5)产成品仓库分别于每月、每季和年度终了,对产成品存货进行盘点,由会计部门对盘点结果进行复盘。仓库管理员应编写产成品存货盘点明细表,发现差异及时处理,经仓储经理、财务经理和生产经理复核后调整入账。 (5)抽取产成品存货盘点报告并检查是否经适当层次复核,有关差异是否得处理

8年前

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的目的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程序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注册会计师除了询问管理层和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外,还应当考虑询问内部审计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其他人员,并考虑询问不同级别的员工,以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用的信息。
询问对象及获取的信息治理层: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环境
内部审计人员:了解其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而实施的工作,以及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
参与生成、处理或记录复杂或异常交易的员工:评估被审计单位选择和运用某项会计政策的适当性
内部法律顾问: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产品保证和售后责任、与业务合作伙伴(如合营企业)的安排、合同条款以及诉讼情况等
营销或销售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营销策略及其变化、销售趋势以及与客户的合同安排
实施分析程序作用:分析程序既可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程序,也可用于对财务报表的总体复核。
运用:如果使用了高度汇总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仅可能初步显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分析结果连同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获取的其他信息一并考虑。
观察和检查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
观察和检查程序 ① 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 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③ 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
④ 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⑤ 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其他审计程序除了采用上述程序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取信息以外,如果根据职业判断认为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取的信息有助于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以获取这些信息。
其他信息来源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承接客户或续约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以及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所获得的经验是否有助于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讨论的目标分享了解的信息;分享审计思路和方法(交换意见);为项目组指明审计方向。
讨论的内容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参与讨论的人员项目组的关键成员;信息技术或其他特殊技能的专家;重要区域项目组的关键成员应该参加讨论
讨论的时间和方式项目组应当根据审计的具体情况,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交换有关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可能性的信息。

8年前

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

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传统变量抽样估计总体错报方法均值估计抽样①计算样本平均价值(每一笔业务的平均金额):样本平均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②估计的总体金额=样本平均金额×总体规模
③估计的总体错报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的账面金额
差额估计抽样①计算样本平均错报(每一笔业务的错报):样本平均错报=(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样本规模
②估计的总体错报金额=样本平均错报×总体规模
比率估计抽样①计算样本比率(每一元账面金额的实际金额是多少):比率=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②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比率
③估计的总体错报金额=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总体的账面金额
适用范围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因为此时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太大,以至于对一般的审计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如果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没有差异,这两种方法使用的公式所隐含的机理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使用统计抽样,且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就不应使用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而考虑使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如均值估计抽样或PPS抽样。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简称PPS抽样)

8年前

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

样本设计阶段明确测试目标
定义总体考虑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注册会计师应确信抽样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
识别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的项目识别单个重大项目(潜在错报超过可容忍错报应该单独测试的项目)单独测试而不能放在抽样总体中的项目;
某一项目可能由于存在特别风险或者金额较大而应被视为单个重大项目。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单个重大项目逐一实施检查,以将抽样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单个重大项目包括那些潜在错报可能超过可容忍错报的所有单个项目,以及异常的余额或交易。注册会计师进行单独测试的所有项目都不构成抽样总体。增加单独测试的账户可以减少样本规模。因此单独测试的账户越多,拟抽样的剩余总体越小,可容忍错报占抽样总体的比例越高。
识别极不重要的项目如果主要关注高估,注册会计师会发现总体中有些项目加总起来是不重要的,或者被认为代表较低的固有风险,可以从抽样计划中剔除这些项目,以集中精力于与测试目标相关度更高的项目,必要时可以对固有风险很低的项目实施分析程序。
定义抽样单元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个记录(如销售发票中的单个项目),甚至是每个货币单元。
界定错报在审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目标界定错报。如果错报定义为账面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审定金额之间的差异,不符合相关特征的差异就不是错报。
选取样本阶段确定样本规模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①总体变异性统计抽样中衡量这种变异或分散程度的指标是标准差。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通常样本规模越小。
注册会计师在使用非统计抽样时,不需量化期望的总体标准差,但要用“大”或“小”等定性指标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
②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误受风险。
当审计风险既定时,如果注册会计师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就可以在实质性程序中接受较高的误受风险。当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增加时,实质性程序所需的样本规模降低。
在细节测试中,误拒风险与审计的效率有关,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一个较高的误拒风险,所需的样本规模降低。
③可容忍错报某账户的可容忍错报实际上就是计划的该账户的重要性水平。
④预计总体错报预计总体错报的规模或频率降低,所需的样本规模也降低
⑤总体规模总体中的项目数量在细节测试中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因此,按总体的固定百分比确定样本规模通常缺乏效率。
利用模型确定样本规模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注意:
剔除百分之百检查的所有项目后估计的总体的账面金额;
通过调整确定样本规模以体现非统计抽样方法和本模型使用的统计抽样方法的差异。
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在非统计抽样方法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也可以使用随意选样。
在选取样本之前,注册会计师通常先识别单个重大项目。然后,从剩余项目中选取样本,或者对剩余项目分层,并将样本规模相应分配给各层。
评价样本结果考虑错报的性质和原因除了评价错报的频率和金额之外,注册会计师还要对错报进行定性分析,分析错报的性质和原因,判断其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推断总体错报①比率法(在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金额相关时最为适用)
总体错报金额=样本错报金额÷样本账面金额×总体账面金额
②差异法(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相关时最为适合)
总体错报金额=样本错报金额÷样本规模×总体规模
汇总错报分组汇总: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样本时将进行抽样的项目分为几组,则要在每组分别推断错报,然后将各组推断的金额加总,计算估计总体错报。
个别汇总:注册会计师还要将在进行百分之百检查的个别重大项目中发现的所有错报与推断的错报金额汇总。
考虑抽样风险并得出总体结论汇总未更正错报:推断的总体错报额+百分之百检查的项目发现的错报-被审计单位调整已经发现的错报。
将“汇总未更正错报”与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可容忍错报”相比较,并适当考虑抽样风险,以评价样本结果。

8年前

实质性分析程序目的在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程序作为实质性程序的一种,单独或结合其他细节测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适用条件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
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低且数据之间具有稳定的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可以减少细节测试的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
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并不是必须使用分析程序。这是因为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实施细节测试而不实施分析程序,同样可能实现实质性程序的目的。
★分析程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财务报表认定。
★从审计过程整体来看,注册会计师不能仅依赖实质性分析程序,而忽略对细节测试的运用。
在设计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无论单独使用或与细节测试结合使用,注册会计师都应当:
考虑针对所涉及认定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的细节测试(如有),确定特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这些认定的适用性;(适用性)
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期内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考虑可获得信息的来源、可比性、性质和相关性以及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评价在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时使用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可靠性)

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并评价预期值是否足够精确以识别重大错报(包括单项重大的错报和单项虽不重大但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错报);(作出预期)

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且无需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第七条的要求作进一步调查的差异额。(结论)
 可接受的差异额是指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差额,注册会计师认为该差额无须做进一步调查。计划的保证水平越高,可接受的差异额越小,注册会计师就需要收集越多审计证据,以尽可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获取计划的保证水平。
如果实施分析程序,识别出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的波动或关系,或与预期值差异重大的波动或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下列措施调查这些差异:
询问管理层,并针对管理层的答复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
根据具体情况在必要时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8年前

请稍等,正在加载
分享
扫码下载APP 关闭

帖子回复及时提醒
听课刷题更加方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